

朱學(xué)舜老人用小巧剪刀剪出畬家新生活。
福州新聞網(wǎng)2月13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任思言 通訊員 肖丹 劉其燚 文/攝)一把小巧的剪刀,,一把刻刀,,一張巨幅紅紙,剪刀與刻刀靈活交換,,或站立或伏案桌前,,刀鋒劃破紙張,雙手靈活操作著,,這是羅源民間藝人朱學(xué)舜的剪紙日常,。近日,隨著朱學(xué)舜最后一剪落下,,他終于在春節(jié)前完成了自己的剪紙作品——《畬家之春》,。從前期準備工作到最終完成,這幅前后歷時四個多月,,長約1米,、寬約0.5米的剪紙作品,得以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大家眼前,。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以人民為中心,邁向新時代,。這幅《畬家之春》正是畬族人民邁向新時代,,走進美好生活的體現(xiàn)?!碧峒啊懂尲抑骸穭?chuàng)作初衷,,朱學(xué)舜說,十九大召開后,,他就不斷思考,,如何將十九大精神與剪紙相融合。為此,他創(chuàng)作了12幅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題的剪紙作品,。這還不夠,,為了體現(xiàn)“邁向美好生活”這一精神,他將畬家特色融入剪紙中,。為了最直觀地體現(xiàn)畬家美好生活的變化,,朱學(xué)舜親自到福湖村、塔里洋村,、水口洋村,、八井村、廷洋板新村等十幾個畬家山村采風,,體會畬族民情風俗,,并與畬族村民進行深入交流。這期間,,他不斷構(gòu)思,,修改草圖,直到一個多月前才開始動手剪,。
“畬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表達大多帶著自己民族的特色,?!敝鞂W(xué)瞬說,,在畬族山村采風時,他聽到過動聽的畬歌,,看到傳統(tǒng)的畬族婚禮,、畬拳、竹竿舞等,。畬族村民介紹說,,現(xiàn)在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但還是會保留著部分畬族傳統(tǒng)習俗,。他們會通過“二月二”“三月三”等畬家節(jié)日,,展現(xiàn)畬家吃烏飯、打糍粑,、跳畬家舞蹈等民俗生活;他們自由戀愛,,以歌代言,互相對唱,,將自己內(nèi)心感情的傾心訴懷;他們互敬互愛,,和睦共處,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編織著美好生活,。這些所見所聞,、風情民俗都給朱學(xué)舜帶去不少啟發(fā)。
今年已經(jīng)77歲的朱學(xué)舜,從小對剪紙有著濃厚的興趣,,從教師崗位退休后便在羅源縣老年學(xué)校擔任剪紙老師,,并與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收集民間失散的剪紙作品,整理成集,。雖年近耄耋,,眼疾也越來越嚴重,細微之處的處理也比以前費勁許多,,但老人家對剪紙的熱情卻依舊不減分毫,。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朱學(xué)舜說,,不論是挖掘、整理民間剪紙作品,,還是教授學(xué)生剪紙,,抑或是舉辦剪紙活動,只要還有能力,、有體力,,他都將不遺余力地推動剪紙傳承。朱學(xué)舜說,,春節(jié)期間,,這幅剪紙作品將在羅源縣文化館展出。不僅如此,,他的剪紙個人集《畬山剪紙》第四部也將在年后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