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網9月14日訊(福建日報APP-新福建記者 王永珍)12日,福建省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fā)布了關于防范利用金融平臺公司名義開展非法集資活動的風險提示,。
近期,我省各級處非辦在非法集資監(jiān)測和排查過程中發(fā)現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各類金融平臺,打著“一帶一路”“支持三農”“金融創(chuàng)新”“區(qū)塊鏈”等旗號,通過編造“高收益,、低風險”項目,發(fā)行“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非法吸收公眾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
記者從省處非辦了解到,這些平臺公司不是真正的金融服務公司,而是通過假借國家政策,混淆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概念,虛構投資項目進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活動,。 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公司名稱具有迷惑性。這些金融平臺公司名稱通常帶有“金融”“投資”“理財”“資產管理”“財富管理”“融資擔?!钡茸盅?但均未持有金融牌照,有些金融平臺公司名稱故意與正規(guī)金融機構名稱相近或相仿,以此迷惑公眾,。一些不法分子還以ICO、IFO,、IEO等花樣翻新的名目發(fā)行代幣,或打著共享經濟的旗號進行虛擬貨幣炒作,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和迷惑性,。
二、操作手法具有隱蔽性,。這些金融平臺公司一般通過互聯網,、社交工具進行交易,并設有專門的網絡宣傳和微信推廣交流群,通過支付寶、微信轉賬方式收支資金,利用微信,、qq等社交工具拉人頭,手法隱蔽,風險波及范圍廣,、擴散速度快。而且這些金融平臺公司及不法分子為了方便攜款潛逃,頻繁變更公司經營范圍,通常注冊地址與實際經營地址不一致,。
三,、承諾高額收益回報。這些金融平臺公司為了利誘群眾,往往編造“天上掉餡餅”“一夜成富翁”的神話,通過暴利引誘投資者。比如:某一家被查處的涉嫌非法集資金融平臺公司在其平臺網站上宣稱該平臺理財產品日化收益率達到15.3%,。
四,、編造虛假投資項目。這些金融平臺公司一般打著“響應國家產業(yè)政策”或“金融創(chuàng)新”的旗號,以訂立合同為幌子,編造高大上的虛假項目,承諾高額固定收益,騙取社會公眾投資,。如:某一家被查出的金融平臺公司通過假借“區(qū)塊鏈”“ICO”等互聯網熱詞包裝成所謂的高科技,、高收益項目,向公眾吸收資金,但實際上該項目是子虛烏有的。
五,、以虛假宣傳造勢,。這些金融平臺在宣傳上舍得下血本,采取聘請明星代言、請名人站臺,、請“專家”開研討會或在著名報刊上刊登專訪文章,、雇人散發(fā)傳單、進行社會捐贈等方式,制造虛假聲勢,騙取公眾信任,。
六,、資金運作不規(guī)范。一般這些金融平臺公司會要求投資者將資金打入個人或公司賬戶,不是存入第三方托管銀行賬戶,由于缺少第三方監(jiān)督,不法分子很容易把吸收來的資金轉移,、揮霍或抽逃,。
七、存在多種違法風險,。這些金融平臺公司往往通過公開宣傳,以高收益為誘惑,吸引公眾投入資金,并利誘投資人發(fā)展人員加入,不斷擴充資金池,實質還是“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系,具有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多種違法行為特征,。
省處非辦提醒廣大社會公眾在投資前主動甄別各類金融平臺公司,勿信虛假宣傳,遠離非法金融平臺,謹防非法集資陷阱;樹立正確的投資觀念,抵制高息誘惑,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守住“錢袋子”;對發(fā)現的違法犯罪線索,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
各地區(qū)舉報方式如下:
福州市:0591-88038873;廈門市:0592-2668685
漳州市:0596-2622960;泉州市:0595-28388571
三明市:0598-8962203;莆田市:0594-2772023
南平市:0599-8886136;龍巖市:0597-2208909
寧德市:0593-2055968;平潭市:0591-12345
舉報線索一經查實,將有機會獲得500元至3萬元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