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鐘英像
黃鐘英(1869—1912)清海軍將領,。原名建勛,、良鏗,又名鎏,,號贊侯,,福州人(原祖籍長樂縣)。
883年考入船政后學堂第11屆駕駛專業(yè),。畢業(yè)后,,先后登北洋水師靖遠,、威遠,、康濟等軍艦實習,又進劉公島槍炮學堂學習,,期滿后調(diào)赴濟遠艦任駕駛官,。1894年隨艦先后參加半島、黃海二次海戰(zhàn),。
1899年先后任飛鸞艦,、福靖艦槍炮官。1902年歷任海琛,、海天,、海籌等巡洋艦副艦長,,1904年晉升飛鷹艦艦長,。1907年調(diào)任鏡清艦艦長兼海軍部參議,不久任?;I艦艦長,。1911年辛亥革命,他率?;I艦在九江起義,,被委任為第一艦隊司令兼海籌艦艦長,。隨后,,海軍起義各艦代表集會上海,推舉程壁光為總司令,,黃鐘英為副總司令;程壁光在國外未回,,由黃鐘英代總司令。
1912年元旦,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tǒng),,任命黃鐘英為海軍總長兼總司令,授海軍上將,。他決心改革,,振興海軍。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工作,。10月,因操勞過度,,吐血入院,,醫(yī)治無效,于12月4日在廣州逝世,。1913年1月孫中山派軍艦運靈柩回福州,,葬于西門外梅亭。
孫中山贈挽聯(lián)是:
盡力民國最多,,締造艱難,,回首思南部儔侶; 屈指將才有幾,老成凋謝,,傷心問東亞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