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美好的初夏時節(jié),,我再次踏上梅花城,,心里頻添了幾分熟悉親切之感。整潔的街道,,拔地而起的高樓,,一朵朵明妍的鮮花從庭前院后將新農(nóng)村生活的芬芳氤氳了開,。而我此程尋訪的蔡艷金老婆婆,正隱居其中,。
早就聽說蔡艷金老人是極為出名的剪紙高手,,年初在漁鄉(xiāng)的書畫展上匆促見面又匆匆錯過,心里很是遺憾,。我喜歡甚至追崇這種民間的文化藝術(shù),,因為母親也會些簡易的剪裁,但自己終歸不是心靈手巧的類型,連母親的半點(diǎn)粗糙都趕不上,,卻渴望能親眼目睹一番高手精湛的手工絕活,,讓自己的視野豐富,也算慰藉一下孩提時代那悠遠(yuǎn)的記憶吧!
真得是百聞不如一見,。在擺放著諸多大小不一紙盒的房間,,戴著老花鏡的老人正坐桌前,拿著紙張專注地比劃著,,旁邊的剪刀靜靜地等待著她的隨時指揮,。看到有人到來,,她立馬抬起了頭,。年過八十,蔡艷金老人依然精神矍鑠,,連午休的時間都在忙碌,。聽我說明來意,尤其知道我大老遠(yuǎn)地跑來,,顯得格外熱情,。其實拜訪過她的人很多,之中不乏作家記者,,一些相關(guān)的報道文章屢次見報,,老人卻沒有一絲自傲的神色,于她而言,,剪紙是一種樂趣,,自小滋生起的愛好,從年少到耋耄之年,,曾經(jīng)的白嫩之手已經(jīng)枯瘦,,老人仍然不改初衷,用剪刀剪出了對人生的熱愛之情,。
往事悠悠,,難以忘卻。蔡艷金老人提及時,,眼里浮現(xiàn)起一抹熾烈,。在老人家六七歲的時候,看到她的母親剪紙,,瞅著明明簡單的紙張不一會兒就紛呈出各種精美的圖案來,,很是艷羨,私底下悄悄地臨摹著,。結(jié)婚生子后,,眷戀不減,她跟村里的民間藝人學(xué)習(xí),加上自身不斷地努力,,剪紙技術(shù)自是突飛猛進(jìn),。老人說,最初剪紙技術(shù)還未純熟的時候,,要先把想剪的內(nèi)容小心翼翼地畫出來,,然后剪出小樣,一幅作品常常要忙碌到深夜,,有時候還弄巧成拙功虧一簣,,但熟能生巧后無須小樣輔助已經(jīng)爐火純青得心應(yīng)手了
老人的剪紙作品可謂五花八門,從人物肖像到十二生肖,,各種字體,、花樣、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畫面場景,,剪得惟妙惟肖,。見過的人都贊不絕口,可惜因為今年搬新家的緣故,,很多作品不翼而飛,,其中一定包含了老人的無數(shù)心血,我心里難免惋惜,。老人年輕時最喜歡剪大紅的窗花,,中間一個耀眼的雙喜字,逢年過年的貼在窗戶上,,喜慶倍增,惹得左鄰右舍的女人家常常上門央求幫著剪制,。如今的她云淡風(fēng)輕地剪裁些民間紅白喜喪的用品,,比如我在桌上看到的一張張疊得整齊的冥衣冥鞋、一朵朵圓圓滿滿象征著萬壽無疆的“萬壽菊”,,人生的悲歡離合已經(jīng)濃縮其中,。老人又拿著一個紅色的紙盒,當(dāng)?shù)匾粋€重要的習(xí)俗頓時展現(xiàn)了開,,這是一盒精致的三寸金蓮鞋,,用紅布和硬紙皮剪裁縫制而成。原來,,漁鄉(xiāng)梅花人膜拜媽祖娘娘,,每每家中添丁,都會去天后宮還愿,,然后把一雙紅鞋子恭恭敬敬地供奉在神位前以示虔誠,,同時庇佑一家大小平安健康。我們是凡夫俗子,歷經(jīng)歲月的洗禮和感悟后,,倍加珍愛可貴的生命,,追求生命的生生不息,平安是福,,誰能不心誠?誰又沒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呢?
我沉吟著,,豁然明白剪紙藝術(shù)也是生活的另類展示。老人笑著,,隨手拿起一張紅紙,,一把剪刀,輕松自如揮舞了幾下,,國色天香的牡丹花盎然綻放,。隨即老人又變魔術(shù)似的剪著另一張紙,還是熟悉的“壽”字,,但四周翩然的是蝴蝶,,是不是寓意著人老心不老?希望的翅膀永遠(yuǎn)都在飛翔呢?!我想應(yīng)該是的!
記得著名作家馮驥才說:“民間文化是一種母親文化,它是我們的根,,它融入了我們的血肉,,給了我們情感。而現(xiàn)在,,它正在迅速消失,、瓦解……我們必須把它保護(hù)起來。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民間藝術(shù)都需要拯救,。”值得欣慰的是,,蔡艷金老人后繼有人,,無論她的兒子或是女兒,孫子,、女都會剪紙,,大有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的趨勢,這也正是老人所引以歡欣并足以自豪的,。我見過老人的兒子劉美壽的部分剪紙作品更是精湛,,看惟妙惟肖的一代偉人毛澤東的肖像,不能不令人滋生起崇敬之情,,而體現(xiàn)農(nóng)村新面貌的“喜慶的日子”活潑生動,,象征著幸福生活的“四季平安”,在一尾寓意十足的鯉魚中把美好跳躍了來……
夕陽的余暉下,,一個耋耄老人如一恬淡地坐著,,她靜靜地剪裁著時光,,給我?guī)淼牟粌H僅是歲月的感動。
(作者 雨煙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