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泉寺位于林木蔥蘢,峰巒層迭的沙京蓮花山,,距長樂市區(qū)6公里,。屬于中國佛教協(xié)會直屬管理的寺院,。始建于南北朝梁承圣三年(554年),原名西山寺,,唐大中十三年(859年)懿宗賜名龍泉禪寺,,與鼓山涌泉、福清黃蘗并稱閩中三大名寺,。歷史上龍泉寺有許多高僧主持,,也曾幾經(jīng)衰落,如明天順年間(1457-1464年)淪為停柩場所,,清初兵亂毀于戰(zhàn)火,,五十年代在寺院里辦起畜牧場。現(xiàn)在的寺院包括天王殿,、大雄寶殿,、伽藍殿、西歸祠,、觀音閣,、祖師堂、方丈室,、瑞淼和尚塔等,,建筑面積一萬多平方米。龍泉寺,,自古香火鼎盛,,僧侶最多時達二、三百人,,現(xiàn)在仍有70多人,。樓主先去福州汽車北站購買福州到長樂汽車站的門票。到了長樂汽車站再去車站售票窗口買經(jīng)過龍泉寺的車票就可以了,?;蛘叽蜍囘^去,龍泉寺距長樂市區(qū)只有6公里,。
龍泉寺歷史
龍泉寺的興盛緣于唐代百丈禪宗懷海,。懷海本姓王,俗名木尊,,長樂沙京村人,生于唐開元八年(720年),。傳說王木尊幼年啞不能語,,一天祖母帶他到附近的龍泉寺燒香,突然開口說話,,回到家里又成啞巴,,于是落發(fā)寺中為僧。后來去江西南昌師從高僧馬祖道一修禪,得道后在江西奉新大雄山(俗稱百丈山)開山說法,,因此世人尊稱他為百丈禪師,。他針對當時叢林初立,未訂規(guī)章的現(xiàn)象,,便參照大小乘戒律,,制定各派都接受的《禪門規(guī)式》,被寺院普遍推廣,,世稱《百丈清規(guī)》,。宋初《百丈清規(guī)》被定為天下禪林必須奉行的管理條例,一直沿用至今,。其中“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風尚,最為著名,。百丈晚年回家鄉(xiāng)西山寺住持,,重建寺院,于唐憲宗九年(814年)圓寂,,享年95歲,,謚“大智懷海禪師”。龍泉寺由此光芒四射,,在中國佛界享有崇高聲譽,,倍受唐皇室重視,懿宗皇帝親筆題寫龍泉禪寺山門匾額,。龍泉寺與日本佛教“黃蘗宗”關系密切,。清順治時福清黃蘗寺高僧隱元禪師應聘東渡日本前曾來龍泉寺住持,隱元禪師到日本后創(chuàng)建了“黃蘗宗萬福寺”,,成為日本佛教界“黃蘗宗”的開山鼻祖,。
龍泉寺周圍山峰
龍泉寺周圍峰巒起伏的五座山峰分別是臥牛、貴品,、蓮花,、仙冠和云梯峰。這“五峰嵐橫”自古以來就是長樂十二景之一,。寺院依山而建,,座落在五峰環(huán)抱的小盆地之中,山門對海門,,山川靈氣相通,,世稱“彌勒五福袋”。當初唐懿宗李崔皇帝親書龍泉禪寺的山門匾額因戰(zhàn)亂毀壞再也找不到了,,現(xiàn)在山門和大雄寶殿上的匾額均為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手筆,。
龍泉寺天王殿
正對天王殿的山上有一群巖石,,活像一群小牛圍著一頭母牛吵著要吃奶。相傳每當祖師開場講經(jīng),,群牛都會聳耳傾聽,。曾有一首詩贊道:“一心悟法此眠牛,風雨連天未轉(zhuǎn)頭,。真得慈悲三味訣,,不須水草又何求?!币驗檫@群石頭的緣故,,山名叫臥牛峰。登上山峰可以看到大海,。
天王殿前有一對直徑約1米的空心石環(huán),,其中一個是唐代百丈禪師建寺時遺物,雅名“哪咤乾坤圈”,,俗稱“金剛戒指”,。據(jù)說小孩子從環(huán)中穿過后晚上就不會尿床了,所以許多大人特地帶小孩子來這里鉆石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