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自有千年松,,世間難逢百歲人”,。百齡老人不多,有故事的百齡老人更少。在福州長樂琴江,,又誕生了一位世紀壽星,她就是福州三江口水師后裔,、老教師賈素芬,,她是一個不平凡的世紀老人。10月14日,,來自美國,、香港、臺灣等海內外鄉(xiāng)親及水師后裔齊聚長樂,,為曹府賈素芬老太夫人百齡壽辰祝福,。
世紀壽星
出身于書香門第百歲高齡的賈素芬,,是位退休教師,如今依然精神抖擻,,身體硬朗,,聲音洪亮,老人如今仍住在琴江的老宅里,。她從小就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早年畢業(yè)于福州文山中學(現福州八中),在校讀書時,,正臨抗戰(zhàn)爆發(fā),,她積極參加抗日宣傳活動,奔赴農村投入民教,,解放后,,成了一名教育工作者。
整整―個世紀,,賈素芬經歷了水深火熱,、兵荒馬亂的舊社會,見證了千瘡百孔,,百廢待興的新中國,,也見證了長樂的百年歷程。她更感受了改革開放,,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全國人民正在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繼續(xù)前行的現代化國家,直到現在,,她快樂地安享晚年!
將門才女
將門才女賈素芬,,1919年生于長樂琴江村海軍世家。父親賈勤乃民國海軍愛國抗日將軍,,其父賈勤先生在民國時期任“江鯤,、“江元“永健”“華安”“應瑞”、“通濟”“?;I”等巡洋軍艦,,后升任為海軍部軍務司軍衡司司長.少將軍銜。他積極參加辛亥革命,,支持孫中山山先生,,擁護護法活動、是一位優(yōu)秀的愛國將領,。其母是一位賢淑的大家閨秀,,賈老太夫人幼而習禮,長更崇文,,秀外慧中,,由于家庭條件的優(yōu)越和父母的疼愛,,賈女士自幼過著快樂無憂的生活,并且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小學畢業(yè)后,,全鄉(xiāng)女生中第一人上省城名校福州文山中學求學。在東西方文化的共同熏陶下,,1943年以優(yōu)異成績高中畢業(yè)成為當時少有的品位高雅的知識女性,。
賈素芬滿懷深情地用宏亮的聲音,向大家朗讀了她親自寫成的百年回憶與感想,,讓所有在場人倍受感動,。
情定一生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在文山中學就讀的賈素芬和在英華中學就讀的曹佩實共同參加抗日救亡宣傳,。曹佩實的正直勇敢和出眾才華,以及他們的共同志趣,,讓兩顆年輕的心終于緊緊地連在了一起,,從此情定一生。經過六年的苦戀,,在曹佩實上海復旦大學畢業(yè)后的1943年,兩人終成眷屬,,建立起了溫馨,、美滿、和祥,,甜蜜的小家庭,。他們相親相愛,相依相靠,。賈素芬與夫君曹佩實四十二年同棲止,,三十余載共憂傷,歷經風雨而不離不棄,,遭遇磨難而忠貞不渝,,戰(zhàn)勝種種困難和險阻,共同養(yǎng)育六個子女長大成人,。
幾十年來,,賈素芬歷盡人生的艱辛,當時六個子女的家庭重擔就落在了她一人的肩上,。6個子女取名東,、西、南,、北,、方,、力,也就是東西南北各自一方都要自力更生的含意,。她從小教育他們一定要上進,,要自力、自強,,而母親的堅強,,不畏艱難險阻,不卑不亢,,善解人意的品格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子女,。子女個個都事業(yè)有成,都為社會貢獻過自己的一份力量,,這讓賈素芬感受到無比的欣慰,。
維堅歲月
人到中年、禍從天降,,厄運接踵而來,。1957年曹佩實先生被打成“右派”,文革中又無辜被批斗和抄家,,長期受到非人的不公正的待遇,,直至―九七六年才得以平反復職。這期間,,賈素芬的命運也隨著丈夫不幸遭遇而從空中跌落到苦難的深淵,。她放下官家小姐的身段,以瘦弱的身軀堅強地支撐起整個家庭,。她拖兒帶女,,在深深的沼澤地里摸爬滾打,努力掙扎,。她堅忍淡定,、從不言棄,堅信“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處境絕望的人",。她利用自己的知識儲備,為船民子女辦起了教學班,,后被安排到琴江小學任教,,長期擔任小學畢業(yè)班語文課教學,教學成績突出,。生活的困苦,,孩子的拖累,工作的壓力,,并沒有壓跨她,,她在艱難的歲月中,,一步一個腳印勇敢而堅定的走過來。
多彩晚霞
2017年 2月1日,,蔣濱建前往琴江“友于草堂”,,拜訪百歲女主人賈素芬。這是新四軍電臺創(chuàng)始人,、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曹維廉的故居,。賈素芬是曹維廉的堂弟媳,老人找出珍藏的老相冊,,向蔣濱建提供40多張珍貴老照片,,介紹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她是至今提供老照片的最高齡者,,表達了老一輩對蔣濱建工作室的支持與大愛!
曹維廉是福州長樂人,,早年參加新四軍,積極投身革命事業(yè),。新中國成立后,,曾任國家第一機械工業(yè)部副部長、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等職,,為促進祖國和平統(tǒng)一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曹氏兄妹畢業(yè)于當時比較開放的福州英華書院。在國難當頭全民族抗日救亡時期,,長子曹維廉帶頭參加了新四軍,,由于他的影響,他的妹妹曹維禮,、曹維真和弟弟曹維新也先后參加了新四軍。一家四人同時參軍曾一度在軍中傳為佳話,。當時駐新四軍的美國記者史沫特萊,,特意對他們兄妹專訪、拍照,,并在國外報刊發(fā)表,,宣揚中華兒女的抗日決心。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賈素芬女士進入耄耋之年后,依舊耳聰目明,,精神抖擻,,思維敏捷,身體康健,。這與老人家一貫的平和心態(tài)和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分不開的,。她目睹祖國日新月異,,繁榮富強,子女成器,,兒孫繞膝,,為了把幸福感和自豪感留下來。2015年,,97歲高齡的賈女士嘔心瀝血,,字字磨礪,以流暢清新的筆觸,,撰寫了書信體的回憶錄《甜酸苦辣那些事--寄往天國的信》,,使多少人閱后感動的潸然淚下,她珍惜黃昏、思想開拓,、與時俱進,,在兒孫們的帶領下,游覽了祖國大好山河;還跨出國門探親訪友,,領略各地風土人情,,見識高科技給社會帶來的變化,享受這美麗黃昏的多彩人生,。
賈素芬在致辭中說:時光流逝,,歲月悠悠,在人生道路上我,,我不覺虛度了100年春秋,,往事已矣 ,悲歡如昨:我回味那養(yǎng)尊處優(yōu),,至善,、至美、至誠純的校園生活,,溫馨,、美滿、和詳的,、甜蜜的小家庭,,它們實物沉浸在愛的,歡樂的幸福的海洋里,。
福兮禍所倚,,人到中年,禍從天降,,我像夢幻般跌落在苦難的深淵里,,拖兒帶女陷入那深深的沼澤,在崎嶇坎坷的道路上摸打滾爬,苦不堪言,。酸甜苦辣,、悲歡離合,生離死別,,使我嘗盡了人生百味,。
如今,垂垂老矣,,讓我在美好的夕陽下享受黃昏,,我感到非常幸運,子女成器,,兒孫繞膝,,安享天年,我要感謝上蒼恩賜的的堅忍意志,,寬容胸懷,,我要感謝父母對我養(yǎng)育培育之恩,我要感謝謝子女為我爭氣,,不負所望,。夕陽無限好,找當愛護黃昏,,珍惜黃昏,。請記住培根的話:在順境中美德是節(jié)制,在逆境中主便是堅忍……
讓我們把深深的祝福送給這位世紀老人,,祝她幸福安康!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作者 堅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