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新聞網6月25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張秀冰)作為福州今年啟動建設的七大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水系治理項目之一,,晉安東區(qū)水系在經過現場摸排和實地勘探后,,市建委聯合治水專家對18條內河開出治理“藥方”。目前,,18條內河的初步設計方案全部出爐,,除了要治黑臭,還要串聯沿線33個主題公園。
晉安東區(qū)水系18條內河為:洋下河,、桂后溪,、茶園河、琴亭河,、東郊河,、磨洋河上游、登云溪,、化工河,、竹嶼河、鳳坂一支河,、鳳坂河,、陳厝河、浦東河,、新厝河,、淌洋河,、福興河,、赤星溪、洋里溪,。
該水系治理的主要內容包括:截污,、清淤疏浚、駁岸修整,、景觀綠化,、水質凈化、生態(tài)修復,、信息監(jiān)測及新型城市化工程,,通過“一河一策、一點一案”,,構建及恢復生態(tài)系統(tǒng),。
截污方面,考慮到該片區(qū)河道主要管線尚有輸水能力,,污水主要出路為接至周邊市政管道,、污水廠集中處理,對無周邊管道,、無過流能力或管道不完善,、污水出路無保證的截污,考慮就地處理后補充內河,。經技術處理,,讓各河道排放口達到“晴天污水零排放,雨天污水少溢流,,暴雨期排水順暢”的要求,。
清淤方面,,主要通過對河道底泥進行取樣,分析污染來源,,確定清淤深度,。施工方福建清控人居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以樣板河道整治的浦東河為例,,上游段因淤泥含水率較低,,采用小型機械干式清淤,并原位固化脫水;下游段河水標高較高,,河岸空間較大,,采用絞吸船進行濕法清淤。駁岸整治采用“一岸一策”,,有新建的,,也有拆除重建的,還有改建的生態(tài)駁岸,。
“截污和清淤,,是為了讓河道除黑去臭。為了讓河水‘長治久清’,,還需要生態(tài)補水及生態(tài)修復工程來支撐,。”上述負責人說,,生態(tài)補水除保證需水量,,還要保證面對突發(fā)性污染情況,實現系統(tǒng)快速恢復,。
該水系計劃采取浮動濕地,、太陽能水循環(huán)復氧控藻設備、曝氣設備,、底泥修復等辦法,,讓水域能最大程度“自凈納污”。同時,,該水系將統(tǒng)一納入“智慧水系綜合治理及運營維護平臺”,,實現環(huán)境、水質監(jiān)測,、設備運行信息的實時采集,、監(jiān)測和分析。
目前,,該水系治理團隊正在綜合專家和部門的意見,,在滿足城市內河蓄水滯洪、防洪排澇安全的前提下,細化截污及消除黑臭方案,,完善初步設計方案,。
施工方透露,在景觀方面,,擬通過“串”“鏈”“珠”三個設計策略,,串聯沿河主題公園。目前,,18條內河已確定串聯33個主題公園,,在此基礎上,沿河綠地面積還有14.6萬平方米,。
其中,,浦東河有工業(yè)文化公園、民俗文化公園,、城市雨洪公園,、市民休閑公園、浦東橋歷史公園,、水上公園,,內河及水岸空間為“帶”,主題公園為“珠”,,串成一條“城市生態(tài)項鏈”,。
市建委透露,,待18條內河沿線景觀工程完工后,,晉安東區(qū)將形成最具特色的“內河主題公園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