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熱播,,全國掀起了一股追尋美食的熱潮。在人們將目光投向美食的時候,,也很多人關(guān)注到廚師這個職業(yè),。
營前街道的食堂里,,有這么一位廚師,在營前街道食堂從事炊事工作以來,,至今他默默地守著這個食堂已經(jīng)30多個年頭了,,從19歲到現(xiàn)在52歲,把一生中最寶貴的時光全部奉獻給了爐灶和鍋碗瓢盆,奉獻給了營前街道的食堂,,奉獻給了在基層工作的干部職工們,。他叫鄭存信,大伙都親切地稱呼他“依咔師傅”,。
30多年堅持在一線食堂煮菜燒飯
每天一上班,,鄭存信就要開始準備今天大伙的伙食了。食堂里有兩個小工,,還有一位鄭存信的學(xué)徒幫忙,,他們依據(jù)鄭存信安排的菜譜配齊所有食材。
“配菜配料加工要細致,,配菜要合理,,營養(yǎng)科學(xué)。好的廚師不僅要燒出美味的菜肴,,還要最大程度讓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被食用者吸收,。”鄭存信邊切菜邊說道,。只見他一手在砧板上按著筍干,,一手拿刀飛快地切著,你還沒看清楚他如何切,,一整塊筍干已經(jīng)被切成整齊大小的筍絲躺在砧板上了,。鄭存信甚至可以不看刀,單憑手感就把菜切得又好又快,?!拔覐N房呆了幾十年,這手自己都認得路了,?!编嵈嫘耪f,熟能生巧,,切菜多了自然就快了,。
不一會,食材均已經(jīng)準備完畢,,工作臺上也碼得整整齊齊,。鄭存信開始炒菜?!霸谑程美餆伺c別的地方有些不一樣,,因為燒的都是大鍋菜,所以一上灶臺,,就要不停地用鏟子撥弄著,,不能停下來,,只有這樣才能讓菜均勻受火,調(diào)料也才能拌勻,,否則一口咸,,一口淡,讓職工沒法下口!”正拿鍋鏟炒菜的鄭存信對記者說,。
在灶臺旁,,一股熱浪就撲面而來,記者的眼鏡立馬被蒙上了一片白霧,。鄭存信說:“現(xiàn)在天氣冷了還好,,夏天最熱的時候,廚房里的平均溫度在40℃以上,,局部地方的溫度達到50℃以上,,但是再熱也不能脫衣服,更不能脫帽子,。做菜一定要干干凈凈的,。”
鄭存信出身于廚師世家,,爺爺那輩就是經(jīng)營廚房用具行業(yè),,他爸爸更是當(dāng)?shù)赜忻摹稗k桌”師傅。鄭存信受爸爸影響,,也喜歡烹制菜肴,繼承了父親的好手藝,。鄭存信十幾歲就自己開了家小飯館,,后來被介紹到營前街道食堂去幫忙,他做出的菜肴深得大伙的喜愛和稱贊,。這一幫忙就給燒了30多個年頭的飯菜,。
“他們吃得開心,就是我能做的最好的事,?!?/strong>
“我20多歲的時候去福州溫泉大飯店學(xué)習(xí)培訓(xùn)一年多時間,當(dāng)時福州溫泉大飯店是福州最好的酒店,,能在里面學(xué)藝,,大家都很羨慕,我也很珍惜,?!币荒甓嗪螅嵈嫘诺膹N藝更出眾了,,飯店當(dāng)時邀請他留下,,他卻一心想著用要讓營前街道的大伙試試先學(xué)成的廚藝,,改善大伙的伙食,還是毅然決然地回絕了別人眼中極好的工作,,回營前街道食堂繼續(xù)為一線的干部職工煮飯燒菜,。
有時一些職工事情做得晚,沒有及時過來吃飯,,鄭存信都會幫忙把飯菜留起來,,等晚來的職工到了,他就幫人家加熱好,,讓人一到食堂就有熱飯吃,。
“我1989年就入了黨,是20多年的老黨員了,。我文化低,,大的道理說不出來,但我就是覺得黨員要為人民服務(wù),,起先鋒作用,。在基層工作的鎮(zhèn)村干部工作很辛苦,我只想先讓他們在下班的時候有口熱飯熱菜吃,,他們吃得開心,,這就是我能做的最好、最有價值的事了,?!编嵈嫘盼⑽⒁恍φf。
平凡的廚師,,干著平凡的職業(yè),,也只有一般的收入,過著平凡的人生,。但是,,在這些平凡中,我們能看到對崗位負責(zé),、無私奉獻的閃光點,。
(記者 陳雪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