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新聞網(wǎng)6月25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 文/攝)6月23日上午,,又一期“左海講壇”在林則徐紀念館如期開講,,福建師大閩臺區(qū)域研究中心主任謝必震教授以“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與未來”為主題,,與大家進行了分享,,受到了熱烈歡迎,。今年73歲的市民劉世明是“左海講壇”的老聽眾,,他高興地說:“來講壇長知識,,我?guī)缀趺科诒氐?,左海講壇就是我們市民的終身課堂?!?/p>
優(yōu)選專家確保講壇質(zhì)量
“左海講壇”開設前,,我市已開設不少講壇,各有特色,。如何讓“左海講壇”辦得出彩,?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館長陳繼勇說:“博物館(紀念館)與圖書館、研究機構等單位截然不同,,其作為文化傳承,、文物展示的公益性機構,宣傳文化遺產(chǎn)保護,、傳播歷史文化知識是其題中應有之義,。因此‘左海講壇’在開辦之初,便從自身的資源和優(yōu)勢出發(fā),,積極打造講壇特色,。”
“左海講壇”開辦5年以來,,始終堅持嚴謹慎重,、好中選優(yōu)、優(yōu)中選優(yōu)的原則,,依靠紀念館與省文物局,、省文史館、市文廣新系統(tǒng),、省市社科聯(lián),、兄弟博物館等文化單位系統(tǒng),省委黨校,、市委黨校,,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等本土院校的密切關系,,每期均邀請相關領域知名的、級別較高且具有較高演講水平的專家學者擔綱主講人,,確保了每一期講座的質(zhì)量,。
創(chuàng)新模式加深受眾體驗
記者注意到,左海講壇打破以往主講人“一人講”的簡單形式,。在開講前,,先播放與主題相關的紀錄短片、宣傳片,,營造良好的講座氛圍,。
講座結束后,,主辦方又貼心安排了30分鐘左右的時間,讓聽眾提問,,與主講人互動交流,。聽眾劉冬梅說:“提問環(huán)節(jié),讓我們有機會進一步向老師請教,,受益匪淺,。”
為提高聽眾的參與率,,每一名提問者還可以獲贈書籍,,參與活動的所有聽眾均可獲得精美的紀念品。
此外,,講壇還根據(jù)不同主題,,在講座之外根據(jù)實際增加互動環(huán)節(jié),加深活動體驗,。比如,,專家?guī)ьI觀眾現(xiàn)場解讀館內(nèi)有關的臨時展覽、專家現(xiàn)場為觀眾免費“鑒寶”,、邀請文化機構表演地方藝術,、邀請青年詩社朗誦詩歌等,提高了聽眾的體驗感與參與度,,反響甚好,。
雅俗共賞彰顯文化特色
“左海講壇”主題以文史、文博類為主,,穿插加入科普,、時政、民生等內(nèi)容,,選取既有學術價值,,又為大眾關心的話題,做到貼近群眾,、雅俗共賞,、健康文明。
在安排主題時,,注重彰顯林則徐紀念館文化特色,。陳繼勇告訴記者:“作為人物類紀念館,‘左海講壇’齊聚本地乃至國內(nèi)具有影響力的林則徐研究專家,,讓‘左海講壇’成為為公眾全方位了解林則徐的重要平臺,。”作為林則徐精神的宣傳場所,林則徐紀念館圍繞林則徐愛國,、禁毒,、廉政、家風,、學風,、詩詞、書法等,,每年不定期在“左海講壇”舉辦相關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