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樓區(qū)鰲峰坊特色歷史文化街區(qū),。
福州晚報記者 毛小春/文 葉誠/攝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chǎn),?!绷暯娇倳洑v來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產(chǎn)保護。福州深入學習貫徹《<福州古厝>序》重要精神,,歷史文化保護工作進入快車道,。
古厝保護延續(xù)城市文脈
昨天,記者來到于山,。大士殿前的石椅上,,幾位市民正在休息。市民陳偉紅說:“以前大士殿開放時,,我經(jīng)常進去參觀,。”
記者看到,,大士殿雖然大門緊閉,,但從外圍的廊柱和大門新刷的油漆上,還是能看出這座古厝剛剛修繕過,。
記者了解到,,大士殿又名觀音閣,原為宋嘉福院遺址,,清乾隆二年改稱大士殿,,殿內(nèi)原先有紀念辛亥革命的展陳。大士殿今年上半年修繕結束后,,殿內(nèi)的展陳要重新設計,、布展,之后才能接待公眾,,目前還處于展陳規(guī)劃中,。
于山歷史文化內(nèi)涵深厚,,山上古厝眾多,離大士殿不遠的戚公祠,、補山精舍,、萬象亭等多座古厝剛剛修復,月底前有望對公眾開放,。而于山的古厝修繕只是福州歷史文化保護的一個縮影,。
福州經(jīng)驗
記者了解到,福州歷史文化保護去年以來呈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2020年度市級文物日常工作經(jīng)費得以大幅提升,,進入千萬元級別。年初,,福州古厝集團揭牌,,集團正以“古厝”為著力點,深耕古厝的保護開發(fā),。
一年多來,,全市文物工作者從歷史遺跡中、眾多文物登記點,、近年新發(fā)現(xiàn)的文物中,,遴選出一批較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或公布為不可移動文物,或將不可移動文物核定公布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有效提升了文物保護工作力度,。
去年以來,全市共補充推薦至少11處文物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布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1處,、縣(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57處,以及不可移動文物6處,。一年多來,,至少68處文物建筑方案完成審批,完成40多個文物修繕工程,。
特色歷史文化街區(qū)展現(xiàn)城市文化底蘊
昨天是周日,,倉山煙臺山特色歷史文化街區(qū)迎來了眾多游客。
在石厝教堂前,,兩三對情侶,,正在排隊拍攝婚紗照。走在小石塊鋪就的樂群路上,,感覺生活節(jié)奏都慢了下來,。有的游客在閩海關稅務司官邸了解古厝的歷史,,有的在邊上忙著取景拍照。
煙臺山公園門口的保安說:“煙臺山特色歷史文化街區(qū)年初開街以來,,就成了游客的‘打卡’地,,周末節(jié)假日都很熱鬧?!?/p>
在煙臺山公園散步的市民劉大海說:“我就住在附近的馬廠街,,有許多老洋房,如果保護修復起來,,一定會很漂亮,。”
煙臺山是整個福州古城歷史文脈中軸線的最南端,,是中西文化碰撞與融合的見證者,,是薈萃中西方建筑文化的“萬國建筑博物館”。通過特色歷史文化街區(qū)的建設,,這里一批歷史建筑得到修繕,,并打造出一個承載老味道、老記憶,,同時兼具時尚活力的“泛博物館復合街區(qū)”,,既傳承了城市歷史文脈,,又得到了廣大市民的認可和喜愛,。
福州經(jīng)驗
記者從市名城委了解到,福州抓住被列為全國第一批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試點城市的契機,,不斷推動歷史建筑保護利用工作,。
近年來,福州市共公布歷史建筑662處,,修繕歷史建筑200余處,,實施兩批共60個歷史建筑保護利用示范項目。2019年,,福州市圓滿舉辦福州古厝保護和文化傳承論壇,,發(fā)布“福州宣言”;出臺了古厝保護“1+6”系列政策,,部署福州古厝保護提升行動,,共11類84項任務,總投資159億元,。去年到今年8月底,,福州已完成陽岐嚴復故居等4處重點文物和81處歷史建筑修繕。2018年福州市開始打造15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qū),。如今15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qū)已成為福州各縣(市)區(qū)別具風情的城市名片,。
古民居活化利用變身非遺展示館
三坊七巷可謂是福州最閃亮的名片,,也是非遺集中之地。南后街古民居中的博覽苑內(nèi),,全省各地的非遺項目在此展示,。游客可以在南后街親口品嘗省級非遺項目同利肉燕制作技藝制作出來的美食。
福州不僅有三坊七巷,,還有朱紫坊,、上下杭。
昨天,,記者來到上下杭羅氏綢緞莊,。這座古民居,正在建設市非遺展示館,。館內(nèi)展示架,、展臺,以及應急照明等設施都基本安裝到位,,在宅院第四進,,兩名工人正在為墻體抹灰。施工人員說,,還有半個月左右就可完工,。
福州經(jīng)驗
市非遺保護中心表示,預計下半年,,市非遺展示館就可對外開放,。展示館將以“非遺+旅游”“文化+古厝”融合發(fā)展的模式,成為展示閩都文化的重要窗口,。
記者了解到,,福州各縣(市)區(qū)也在積極建設非遺展示場所。目前9個縣(市)區(qū)的非遺展示館已對外開放,,3個縣(市)區(qū)的非遺展示館建設正在有序推進,。
記者從市非遺保護中心了解到,近年來,,福州市正從構建四級保護體系,、打造立體宣傳格局、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完善頂層制度設計,、加強傳承人隊伍建設、探索創(chuàng)新發(fā)展機制等多個方面深入推動全市非遺保護傳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