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福州人的童年記憶里,羅星塔一定占據(jù)一席之地,它是小時候學校組織春游、秋游的必選之地,在老福州人的相冊里,必定會有一張站在羅星塔前的合照。
那你是否還記得,羅星塔公園的門票長什么樣呢?
今天,小編就帶你搜尋記憶,通過羅星塔門票的變化感受歷史沿革。
12月8日,記者來到了有著福州“門票大王”之稱的晏步軍老師家中,與大多數(shù)人不同,晏老的客廳里沒有沙發(fā)、電視這些常見的客廳布置,而是定做了一面大書柜,邊上擺放一張書桌,這里就是他的工作臺。30多年來,在這張桌子上封存、整理的門票超過兩萬張。
晏老拿出一本厚厚的文件夾,為了分門別類,每一個景點都附有景區(qū)簡介。
“這樣分類以后,就一目了然。”
翻開收集冊,大大小小,二十余張材質不同的羅星塔公園門票整齊碼放,面值從0.03元到0.1元、0.2元、0.5元……再到后來的10元。
要分清這些門票的年代,除了上面標注的時間,還有一處特點可循,晏老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紙比塑料還貴,所以那時的門票都是塑料票。后來,門票變成手繪票,再后來是我們現(xiàn)在常見的數(shù)碼票。”晏老說,除了材質,從門票價格的變化也可以看出端倪。早年景點門票價格大都只要幾角錢,此后,景點門票價格不斷上漲。近年,越來越多的景點因為免費對外開放,已經(jīng)取消門票了,以前的門票也就成了“絕版”。
羅星塔是老福州人的記憶,這是福州的一個標志性建筑,“記憶中,印象最深的是,當年去羅星塔下的海員俱樂部,可以買到洋酒,年輕時和小伙伴一起去過不少次。”晏老說道。
一同前往拜訪晏老的羅星塔公園管理所副所長于翠云看著羅星塔公園的元宵燈展門票不禁感慨道,“2003年,第一屆兩馬同春鬧元宵燈展設在了羅星塔公園里,我見過一些資料照片,當年滿眼燈火的震撼景象令我記憶猶新。”于翠云打趣地說:“當時晚間入園可比白天入園貴十塊呢。”
晏老今年68歲了,上個世紀80年代,他開始有意識地收集門票。當時晏老經(jīng)常出差,他也有幸參觀了許多景點。景點門票無法報銷,他就順手收起來。門票越集越多,晏老開始有了“收藏”的想法。除了到每個景點去購票,晏老還會通過門券收藏交流會或是網(wǎng)絡換票等途徑獲取門票。
雖然收集門票費時費力,晏老卻樂在其中。在他看來,門票收藏可以開啟心智、增長學識,為此他自費做了許多展板。以前他都是托別人幫忙制作、打印展板,三年前上了老年大學的晏老學會了電腦,開始將收藏的門票發(fā)布到網(wǎng)上。
晏老是個熱心腸,他對于翠云說:“你們如果要辦展,我支持你們,什么時候,你跟我說一聲,我整理整理,用軟展板裝上,就能給你們送去。”
羅星塔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航標。在閩江下游三江匯合處,有座羅星山,山上有塔,因地而得名,就是羅星塔。羅星塔原為南宋建的港口航海燈塔。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明初就標繪在航海針經(jīng)圖冊里。作為國際公認的海上重要航標之一,也是閩江門戶的標志。而在這個門戶之地,曾經(jīng)設有一個羅星塔郵局,見證了這里繁榮的商貿(mào)與近代歷史。
據(jù)了解,為了迎接世遺大會的召開,豐富羅星塔相關文物史料,從去年年底開始,羅星塔公園管理所開始對外征集與羅星塔相關的藏品。如果您手頭上有與羅星塔相關的老照片、門票或者相關的藏品,有意捐贈或出售,均可聯(lián)系羅星塔公園管理所,電話:0591-83688351。
(記者:王曉霞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