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小學徒成長為安泰樓“掌門人”高云壽:把福州小吃擺上世界級飯局
高云壽展示親手制作的蝦酥,。
福州晚報記者 雷巖平 陳丹/文 林雙偉/攝
他把蠣餅,、馬耳,、烰油 [時]這些福州百姓眼里平常的小吃,做到金獎,、銀獎、銅獎,,還把蝦酥,、芋泥、發(fā)糕擺上世界級飯局——外交部福建全球推介活動的冷餐交流會,。
他就是以做小吃出名的大廚高云壽,。
鉆研福州小吃29年
高云壽是聚春園旗下安泰樓的負責人,鉆研福州小吃已29年,。
如今走進安泰樓,,你能觀賞到純手工制作魚丸的全過程。這是高云壽的主意,,他正著手讓魚丸從機器生產(chǎn)回歸手工,,讓食客嘗到最正宗的魚丸。
“從小我就對福州小吃情有獨鐘,?!备咴茐壅f,小時候最開心的事,,莫過于和父親上澡堂,,泡完澡再到味中味吃一份福州小吃,所以他選擇了做小吃,。
1993年,,烹飪技校畢業(yè)后,16歲的高云壽就進了東街口冰廳(美食園前身)學手藝,,從黃米糕,、肉包做起。
做小吃很辛苦,,常年需要凌晨上班,。“和熬夜相比,,最累在年關,。”至今高云壽仍記得,過年時美食園要蒸大量年糕,,壘10層的籠屜,,足有三四米高。為了讓每一層均勻受熱,,每隔一個小時,,他就要借助梯子爬上去,倒騰一次,,再給年糕“洗個臉”,。100多攝氏度的蒸汽,30多斤一個的籠屜,,讓當時90多斤的高云壽留下了腰椎間盤突出的毛病,,但他堅持了下來。
1999年開始,,他制作的芋泥,、馬耳、八果飯,、雨花石湯圓,、蘿卜汁井糕等就在大大小小的比賽中獲得金銀銅獎;他也獲得了“中國名廚白金獎”和“福建面點大師”等稱號,。
把福州版“甜甜圈”擺上外交部活動
高云壽介紹,,福州小吃品種豐富,特別是 [時]粿類最為經(jīng)典,。盡管原材料都以米漿為主,,但因制作方式不同,咸甜口味不同,,發(fā)酵程度不同,,可做出近百種品種,做好任何一種都不是容易的事,。
就拿蝦酥來說,,看似簡單,但要做好需多年功底,。他就把這號稱福州版“甜甜圈”的蝦酥炸得“外皮香酥惹人饞,,里嫩綿軟讓人愛”。
2019年7月,,外交部福建全球推介活動在北京舉行,。當晚的冷餐交流會,由福州聚春園集團承辦,,26道福建特色菜肴讓來自14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220多位駐華外交官和代表贊不絕口,這其中就有高云壽負責的蝦酥、芋泥,、發(fā)糕,。
高云壽回憶道,冷餐交流會菜品是用食簽扎著一口一個吃掉,。為此,,他和團隊成員對小吃進行了改良。比如碗糕,,原本用碗做模具,,改良后裝在小酒盞中,小而精,??s小版的芋泥,裝在功夫茶盅內,,配有小勺,,方便一口吃掉。
如今,,雖然行政職位加身,,但高云壽沒有停下做小吃、點心的手,,仍在不停研發(fā),、創(chuàng)新。抹茶味年糕,、蘿卜汁井糕,、茉莉花發(fā)糕……越來越多的 [時]粿小吃迎合年輕人口味。
他還忙著傳承以及挖掘瀕臨失傳的福州小吃,。比如,,市面上井糕難尋,他就去拜訪老店,,“討好”老師傅,,學習了井糕制作。如今,,只要有預約,,你便能在安泰樓吃到井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