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學期剛開學,騙子也準備“開工”了,,偽裝成老師,、家長,、學生,,混進學生班級群實施詐騙,多地警方發(fā)布緊急預警,,已有家長中招,,一定提高警惕↓↓
浙江義烏多位家長被騙
今年9月,小劉同學就要進入小學開啟學生之旅,,然而臨近開學,,卻遇到了一件糟心事。
8月28日,,小劉的媽媽帶孩子一起來到浙江義烏市公安局江東派出所報案,,稱被“班主任”騙了。
“學校微信公眾號上發(fā)布了班級群二維碼,,我看到信息后便掃碼進了群?!毙寢屨f,,班級群很重要,相關開學的事宜都會在群里發(fā)布,。
不成想,,詐騙分子也偷偷通過掃碼混進了班級群,伺機實施詐騙,。
8月26日下午5點,,騙子偽裝的“班主任”趁著老師忙于工作,在群里發(fā)了收費消息和一個二維碼,。
而偽裝成學生家長的騙子,則立馬響應,,上傳了轉賬截圖,,騙取家長信任,。
看到名字和頭像都跟班主任的一樣,小劉媽媽和其他幾位家長看到這條消息后,,沒有懷疑,馬上就把錢轉了過去,。
“資料費是假的,,是騙子!”到了晚上,,突然有家長在群內提醒,,小劉媽媽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被騙了。
而此時真班主任也馬上發(fā)布群公告說明,,因為在忙于事務,,一時沒看到群里騙子發(fā)的信息,等家長來找他核實后,,他才發(fā)現(xiàn)并趕緊報警,,可騙子已經(jīng)跑路了。
所幸,,老師和家長及時發(fā)現(xiàn),,群里其他家長沒有繼續(xù)上當。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騙子套路解析
教材費、資料費……近年來,,騙子冒充老師在班級群里收費的案件頻發(fā),,尤其開學季更是類似案件高發(fā)期。
為啥騙子總能屢屢得手,?其實不僅僅是因為騙子善于偽裝,,更關鍵的是他們抓住了社交網(wǎng)絡上的隱患、漏洞,,才讓家長們防不勝防,。
1 地毯式網(wǎng)羅各種群信息:
“騙子”大多是規(guī)模化撒網(wǎng)式搜索“班級群”“年級”等關鍵詞,,鉆了開學季,,新生家長和班主任剛建群,彼此不熟悉的“空子”,,化名“某某家長”偷偷潛入群,。
2 渾水摸魚獲取進群二維碼:
有些騙子蹲守校園門口,通過與其他家長閑聊,、套近乎的方式,,向家長索要班級群的二維碼,。或者混進新生家長會,,趁機掃描張貼的二維碼,,很多群聊設置并未開啟“群主確認”功能,騙子就此進群,。
3 通過私聊進行針對性詐騙:
有的騙子會利用QQ群不是好友的兩人可發(fā)起臨時會話這一功能實施詐騙,。騙子在家長同意后,就會發(fā)來收款二維碼,。有的家長覺得不好意思,,也沒有追根究底去打聽收費詳情,就草草付了錢,。
4 抓住時間差,,發(fā)布詐騙信息:
通常情況下,老師上課會開啟消息免打擾甚至關機,,此時騙子會利用時間差,,讓真老師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
5 更換頭像,,借機下手:
騙子進群后,,會將備注設置為“xxx學生父親/母親”,成功添加班主任QQ/微信,,默默觀察班主任的活動規(guī)律,,然后趁機將自己頭像換成下載好的班主任頭像,并隨即更改成班主任的備注名,。然后在群里發(fā)送相關通知,。
警方提醒
家 長
1. 家長要學會分辨信息的真假。不管是在微信群還是QQ群,,家長收到任何需要掃碼或轉賬繳納學費的消息時,,切勿急于匯款,一定要先與班主任或校方核實真?zhèn)危?/strong>
2. 對于涉及個人和孩子隱私的信息,,盡量避免發(fā)在家長群或者其他公開的網(wǎng)絡平臺,,也盡量不要提及孩子具體的姓名、班級等詳細信息,;
3. 若有新添加的好友,,務必核實對方身份后再進行添加。
學 校,、老 師
1.學校和老師要加強聯(lián)絡群及進群二維碼的管理,。家長群應開啟入群驗證功能 ,并實行實名制,,對每一位入群的成員身份進行審核,,避免陌生人隨意加入,,同時,避免通過公開途徑發(fā)布聯(lián)絡群二維碼,,讓詐騙分子有可趁之機,;
2. 一旦發(fā)現(xiàn)身份可疑人員,及時清除出群,;
3. 群成員應謹慎發(fā)言,,不亂發(fā)、亂點鏈接,,不輕易向無關人員轉發(fā)其中的重要文件通知等。
轉發(fā)擴散
提醒大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