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樂新聞網訊 當文物插上科技的翅膀,豐富的沉浸式交互場景體驗將吸引著越來越多人走進區(qū)博物館。
近日,“數字多寶閣”展示平臺在區(qū)博物館正式亮相。
一件件珍貴文物通過數字化呈現,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高清展示一件件文物的精彩細節(jié)。借助互聯網媒介,觀眾與文物實現“親密交流”。
讓藝術資源從歷史中“走”出來,于光影中“活”起來,在大眾中“火”起來。
走進區(qū)博物館一樓大廳,一塊巨大的顯示屏上,館藏文物精品琳瑯滿目,這就是“數字多寶閣”展示平臺,“儲存”了55件文物瑰寶。動動手指,輕點屏幕上的文物圖片,文物就會“活”起來,身份信息、3D模型等信息便呈現在屏幕上,給觀眾最直觀的視覺沖擊,進一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這是我館首次使用三維掃描技術采集高精度文物數據,并將文物數字化成果在線上集中展示,讓觀眾通過虛擬互動,零距離觸摸文物、觀察文物、感受文物魅力。”區(qū)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一到周末,“數字多寶閣”的大屏前總是博物館最熱鬧的地方。觀眾們尤其是小孩團團圍聚,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沉浸在文物背后的故事里。
數字化平臺相比以前走馬觀花地參觀博物館,相互交流的參與感讓孩子們能夠靜下心來體會,激發(fā)他們探究文物的熱情。
數字化呈現增加了觀覽的交互性、體驗感、沉浸感,讓文化遺產與觀眾的距離更近了,數字技術的應用,將有效助力文物保護傳承。記者了解到,區(qū)博物館還將對55件館藏珍品進行3D建模及數據采集,從而建成一個有數量、有廣度、有深度的數字博物館,也為我區(qū)文物的可持續(xù)保護利用奠定基石。
(記者 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