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閩江口南岸長樂潭頭鎮(zhèn)籌峰山麓,,有一個古老的小山村,因為有一條山溪繞村而過,,所以地名號溪上,。在溪上村山路盡頭,隱藏著一個小山谷,,這里四面環(huán)山,,中間呈現(xiàn)一個小盆地,如果在谷口筑一堤壩,,這里就會變成一個不大不小的湖,,這就是地名叫坑湖里的由來。
坑湖里在籌峰大山的山林環(huán)抱之中,,不僅偏僻,,而且住戶不多,所以顯得格外幽靜,。三四座圍著土墻的老房子,,一口長滿苔蘚的古井,一顆遮日蔽空的老榕樹,放眼花香,,入耳鳥語,,真像個世外桃源。而這里被稱著祖廳的一排六扇五間房屋,,單層木瓦結(jié)構(gòu),,無雕無琢,附有左三右二耳房,,顯得特別古樸,。堂中的楹聯(lián):“科名昭十德;忠義本三仁?!薄袄m(xù)孟傳書古;開唐擢第先,。”及“巖表德成在閩中獨先諸子;家藏續(xù)孟視海內(nèi)猶多一經(jīng),?!薄捌唛}節(jié)義所鐘以后煙霞皆氣魄;千古文章長在至今道學有淵源,?!钡嚷?lián)句盡顯先賢宗功祖德,充滿儒雅之風,。原來這里就是名聞遐邇的千年古跡“坑湖草堂”所在!《長樂縣志》(名勝篇)載:“唐林水部慎思宅,,在方安里籌峰山下。明王恭有詩贊之,?!薄堕L樂林氏宗譜》載:“伸蒙公創(chuàng)坑湖草堂于籌峰山下,四世孫仁榮續(xù)草堂舊跡居之”,。說的就是這個地方,。
唐武德初(618年),林氏先人智通,,由晉安(福州)析居吳航,,其后分為邑東嶺口(東關(guān))與北鄉(xiāng)鴻山(大宏)兩支,林氏先世世代皆以門閥世襲為官,。唐代重科舉,,漸廢門閥。后四世鴻山林凝,,于開元七年以詞學考取功名,,為本支林氏科舉的開基第一人。此后林氏一門形成科第世家,,冠蓋蟬聯(lián),。
林慎思兄弟原世居于長樂崇賢鄉(xiāng)欽平里鴻山(大宏),咸通元年(860年)因登籌峰山捫蘿覽勝,,“見籌巖洞天幽絕,,遂披荒構(gòu)室,,讀書其間?!边@就是《福州府志》載的宋代理學宗師朱熹曾寓其中,,并為題名“德成精舍”與“德成巖”的所在地。同時林慎思又在籌峰山下創(chuàng)“坑湖草堂”,,遂由世居地欽平里鴻山,,遷居方安里溪上。故后人多記載:“先生方窮時,,原家于此山之麓,。”即所謂“坑湖草堂”也!
當時,,林慎思兄弟日則攻書于籌巖山中之“月樓精舍”,,夜則苦讀于籌峰山下之“坑湖草堂”。他們“以繼往開來為己任,,上學孔丘,,下宗子輿。嘯臥云霞,,冥心洞壑,。于不義富貴漠如也!”如此又苦攻五年之后,方相繼離開籌峰山,,走出坑湖草堂,,走出八閩大地,到京都長安考取功名,,以求安邦治國,,拯救黎民?!堕L樂德成巖志》,,《長樂玉林世譜》及《長樂詩征》等共錄有十二首唐詩,都是當時名流贊美林慎思讀書處坑湖草堂的詩篇,。其中有四言詩經(jīng)體詩句,,也有五律,七律,,及五言長律排句等,。譬如唐御史吉文贈詩:“石磴穿云遠,柴門倚樹欹,。地幽人到少,,山暝月生遲。猿鶴時為侶,琴樽日共期,。知君慕高潔,,非是傲清時?!碧茀④婈惥┵浽姡骸安肪佑腻浣^氛塵,,門掩空山少四鄰。學講河汾開后進,,道明洙泗紹前人,。鶯花彩落房櫳暑,庭草光分宇宙春,。好聽書聲天上去,,方知郊藪有祥麟?!倍际橇鱾髑甑膶嵕皩懻?。中國唐詩雖盛,但寫閩地景點的并不多,,而林慎思讀書處坑湖草堂所流傳至今的唐詩可謂全閩之冠,。
“長樂忠義林家”自籌峰山下方安里溪上“坑湖草堂”發(fā)源,經(jīng)過一千多年的遷徙繁衍,,枝黨繁榮,,形成中華林氏中的一枝巨族,。一千多年來,,長樂忠義林氏后裔世世代代銘記著,唐朝皇帝賜改地名芳桂鄉(xiāng)大宏里是林氏發(fā)祥地,,而方安里籌峰溪上“坑湖草堂”,,則是長樂忠義林氏的祖堂所在。近年,,隨著人們尋根謁祖熱潮不斷興起,,“坑湖草堂”也不斷引起專家學者與林氏后人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