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時年37歲的陳文龍從同科的664位進士中脫穎而出,,高中戊辰科春闈狀元(關于陳文龍狀元及第的時間有三說:新舊志書和《宋代狀元譜》等均為咸淳四年;《宋史·陳文龍傳》為咸淳五年,,先賢張琴遺著《陳文龍年譜》為咸淳三年),。金榜題名,而且又是“獨占鰲頭”的狀元郎,,其歡欣鼓舞之情可想而知,。于是,陳文龍欣然命筆,,寫下了《狀元歸去馬如飛》的排律:“獨占鰲頭日,,殊恩拜紫微。旋歸人快睹,,迅速馬如飛,。走看長安遍,鞭隨古陌揮,。杏花三月艷,,芳草七騶肥,。奚借明駝送,,聊憑足□□,。故鄉(xiāng)忘遠近,喜色動旌旗,。書定傳金帖,,標先奪錦衣。經綸仍報國,,詎止慰庭闈?”詩中,,興高采烈之情溢于言表,而更為可貴的是,,它彰顯出了這位狀元郎的知恩報國之情,。
詩的頭兩句扣題,兼寫殿試典禮的隆重,?!白衔ⅰ敝缸衔⒄嫒藦埶蓿址Q紫微大帝,。古人云“欲求功名富貴,,可拜紫微大帝?!彼未钤囀窍纫钥荚嚦煽儧Q定名次等級,,一甲進士的前十名還須奏請皇帝以“對策試”來最后欽定之。據《宋史·陳文龍傳》載:當年省試第一人胡耀龍,,殿試第一人陳子龍,。宋度宗當場高興地吟出一聯(lián):“龍飛取士,省元龍,,狀元龍;”朝臣竇儀對曰:“虎賁得人,,殿帥虎,步帥虎,?!笔≡词≡嚨谝唬瑺钤赐⒃嚨谝??;①S即勇士。隨即趙禥皇帝將“子龍”御筆改為“文龍”,,并賜字“君賁”,。
陳文龍的成功并非偶然。他“幼穎悟,,苦學不厭,。年未弱冠,,以賦律名郡庠?!蹦耸瞧翁铩拔墨I名邦”頂尖的才子,。25歲時,陳文龍入太學就以詩文書法精湛,、才思敏捷聞名遐爾,,“累捷私試”。當時便有名流贈詩贊曰:“近得鐘王法,,才華世共稱,。劍鋒看舞女,筆陣笑狂僧,。散帙花前席,,鳴琴竹里燈。石渠成遠別,,白下酒如澠,。”這一人杰地靈佳話,,文史專家周臘生教授近年在《宋代狀元的壽命及地理分布》論著中說得十分清楚:“南宋狀元分布情況最特別的省份是福建,。它并不占地利,也許還占不到人和,,但是狀元數大大超過了毗鄰浙江的江蘇,、安徽和江西?!粢袁F在的縣(市)為單位,,那么出狀元最多的是4人,這樣的縣(市)有兩個:福建莆田縣:吳叔告,、陳文龍,、鄭僑、黃公度,。浙江衢縣市:毛自知,、劉章、留夢炎,、程宿,。”
詩的三四五六句敘寫奪魁之后衣錦返鄉(xiāng),、歸心似箭的急切心情,。雖然“走看長安遍”是化用孟郊詩句,但意境之健朗活脫卻是孟郊難以望其項背的,。當年,,一再名落孫山的孟郊46歲(一說50歲)那年好不容易進士及第,,他洋洋得意地作了一首《登科后》:“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曠蕩恩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p>
七八兩句融情于景,,以“杏花”“芳草”烘托愉悅歡快之心情?!捌唑|” 典出《禮·月令》:“天子敎于田獵,命仆及七騶咸駕,?!薄疤熳玉R有六種,種別有騶,,則六騶也,。又有總主之人,六騶有七,,故為七騶,,皆以馬駕車?!?/p>
九十兩句借《木蘭詩》中的名句“木蘭不用尚書郎,,愿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反其義而用之,。其中模糊缺失的兩個字,,按照上下句語意、律詩格律之平仄,、韻腳綜合推測之,,恐怕為“力馳”。這樣全聯(lián)即為“奚借明駝送,,聊憑足力馳,。”意思就是:碰上這樣開心的大喜事,,即使不憑借駱駝,、快馬接送,光靠雙腳奔跑也足以榮歸故里了,。前人曾評論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為“生平第一快詩”;如今,,“漫卷詩書喜欲狂”“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的,還有咱們莆田玉湖的狀元郎!
全詩最后兩句篇末點題,,堪稱直抒胸臆的華彩樂章,?!敖浘]”典出《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經綸,?!北扔魅瞬啪哂兄螄舶畹牟艑W智謀。翻譯成現代漢語即“我的滿腹經綸都是為報國所用,,難道僅僅只是為了自己家庭的安適?”好男兒大丈夫位卑不忘報國,,榮登榜首同樣應該知恩圖報。
陳文龍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景炎元年(1276),元軍入閩,。陳文龍以閩,、廣宣撫使于閩南一帶領軍抗元。不久,,建寧,、泉州、福州守軍相繼投降,,他受命退守興化(莆田),。11月,元兵圍攻興化,。當時興化城中守軍不滿千人,。招降使者兩次至興化勸降,陳文龍均嚴辭拒絕,、焚書斬使,,并傾盡家財募兵,打出“生為宋臣,,死為宋鬼”的旗幟,,堅守城池。但終因寡不敵眾,,叛將開城投降,,陳文龍自刎不遂,與家人百余口被俘,。面對酷刑凌辱和多次勸降,,文龍指其腹道:“此節(jié)義文章,可相逼邪!”始終堅強不屈,。1277年春,,陳文龍被元兵押經福州合沙(解放大橋附近),他抱定為國捐軀的信念寫下《元兵俘至合沙詩寄仲子》七律一首:“斗壘孤危勢不支,書生守志定難移,。自經溝瀆非吾事,,臣死封疆是此時。須信累囚堪釁鼓,,未聞烈士豎降旗,。一門百指淪胥盡,惟有丹衷天地知,?!笔廊嗽u價此詩可與唐代張巡《守睢陽》和文天祥《過零丁洋》相媲美,都是流傳千古的愛國主義絕唱,。據清代學者朱彭壽統(tǒng)計,,“歷代狀元以死殉國者”總共僅有12人,其中宋代3人便是文天祥,、陳文龍,、何栗。他們是中國文人的驕傲,。
值得一提的是,陳文龍之女陳淑禎也是著名的抗元巾幗英雄,,其可歌可泣的業(yè)績,,載入了《福建歷代名人傳略·許夫人》,真可謂陳氏滿門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