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丞 漢成帝建始四年(前29)置尚書,員五人,,丞四人,,光武帝減二人,始分左右丞,。尚書左丞佐尚書令,,總領(lǐng)綱紀;右丞佐仆射,掌錢谷等事,,秩均四百石,。歷代沿置,為尚書令及仆射的屬官,,品級逐漸提高,,隋、唐時至正四品,。宋,、遼,、金亦置。金正二品,,與參知政事同為執(zhí)政官,,為宰相佐貳。元以中書省總政和,,于中書省設(shè)右丞,、左丞,正二品,。副宰相裁成庶務(wù),,號“左右丞”明初置,先左后右,。洪武十三年(1380年),,廢中書省時罷。
中大夫 官名,。秦光祿勛屬官有中大夫,,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名光祿大夫,掌論議,。
東漢于光祿大夫外,,另置太中大夫、中散大夫,,秩依次遞減,。北周按照《周禮》設(shè)六官,有中大夫,,秩正五命,,位似秦漢后的九卿、尚書等官,。北齊始再有在大夫,,與上大夫同為王國官。唐置為文散官第九階,,從四品下,,宋為從四品,元豐改制后,,以換秘書監(jiān),,后定為第十二階,金從四品上,,元為從三品升授之階,。明為從三品。民國三年(1914年)袁世凱定文官分九秩,中大夫為第五秩,,簡任,,五年七月廢
(作者 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