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則徐有三個女兒。他最喜歡次女林普晴。這林普晴長得俊,,有才氣,,后來嫁給當時文壇上頗有名氣的才子沈葆楨。
沈荷楨少年氣盛,,娶了林家的女兒后更加得意洋洋,目空一切。書少讀了,,詩少寫了,酒卻越喝越多,,還到處夸??谡f自己的才干已超過了老丈人。林則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很想找女婿談一談,煞一煞他的驕氣,。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啊!
這是南國一個初春的夜晚,,天氣涼爽。林則徐在文藻山私宅中擺了三桌酒宴,,慶賀夫人林氏五十華誕,。他不請友人,不請同僚,,也不請親戚鄰里,,只請自家人──兒子、媳婦,、女兒,、女婿。
這是一幢五開間木構(gòu)平屋,,沒有雕梁畫棟,,也沒有碧瓦飛檐。一方藍地金字的木質(zhì)匾“尚書第”懸掛在大門橫楣上,。兩扇朱漆描金的插屏門上懸“父子雙翰林”橫匾一方,。道光皇帝御書的“福壽”橫匾懸掛在前進廳堂的棟梁正中央,走廊兩邊排列著一對黃鉞和十四面執(zhí)事牌,,好生顯赫,。庭院中,一棵綠陰如蓋的老桑樹下三桌酒宴成品字形整整齊齊地排列著。
新月初上,,閩江平靜如練,。沈葆楨飲著酒,望著出現(xiàn)在藍天下的一彎新月,,詩興來了,,便揮筆寫下兩句詩:
“一鉤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輝滿十分,?!?/p>
這兩句詩寫的很通俗。那意思是說:彎彎的一鉤殘月已照亮了大地,。何必再要那銀盤一樣的圓月呢?
林則徐瞧了瞧桌面上的詩稿,,眉毛擰成一團:這“半癲”又口出狂言了,今天該好好給他治一治病了,。只見他一聲不吭地從沈葆楨手中接過筆,,蘸了醮墨汁,將詩稿上“何必”的“必”字改為“況”字,,使詩句成了:
“一鉤已足明天下,,何況清輝滿十分?!?/p>
響鑼不用重敲!沈葆楨看后,,頓時滿臉羞紅。好厲害的岳父!雖是一字之差,,意思卻大相徑庭,。同是詠月,自己的詩充滿了自負,,而老丈人的詩是壯志凌云的生動的寫照,。他立即向老丈人行了個一炷香大禮,羞愧地說道:“岳父大人,,小婿知錯了!”林則徐笑了,,林夫人也笑了。
從此以后,,沈葆楨改掉了傲氣,,變得謙虛好學了。半年后,,金榜題名,,考中了進士。數(shù)年后,,官至福建船政大臣,、赴臺驅(qū)日欽差大臣、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南洋水師大臣等要職,。為中國近代海軍的建設(shè)立下汗馬功勞,。林則徐“改詩教婿”的故事也在三坊七巷內(nèi)傳開了,。人們紛紛稱贊林則徐教婿有方,。道光皇帝如果沒死,一定還會追加一塊“翁婿雙進士”金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