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 香
寒對暑,熱對涼
生態(tài)順自然
黃沙對白浪
魚躍對鳥翔
真奇怪,也正常
月老配姻緣
老牛食幼草
矮犬跳高墻
街中乞食唱野曲
洞裡老鼠存干糧
旗開得勝,沈有容擒倭東沙島
馬到成功,黎鵬舉殺敵白犬洋
六 秋
山對海,島對礁
羈猛對拍楸
風平又浪靜
發(fā)海對豐收
浪里鉆,風中飄
絕技對高招
海濱多妙趣
城裡更清幽
黃沙白浪景觀美
碧海藍天空氣優(yōu)
討魚謀生,先輩船舶行四海
出國發(fā)展,后生足跡達五洲
五注解:
1沈有容擒倭東沙島:沈有容(1557~1627),,字士弘,,號寧海,宣城市洪林鎮(zhèn)(今屬安徽)人,,萬歷四十五年,,(1617年)沈有容在東沙島擒獲倭寇六十九人,斬了其中兩名漢奸,,然后分屬于諸將報功,,此役未傷一名明軍。東沙島西南隅的山崖旁有明戶部侍郎董應舉親自為沈有容書寫的題名碑,,原文為"萬歷強梧大荒落(丁巳,,四十五年,1617年),,地臘(五月五日)后挾
日(十日),,宣州沈君有容獲生倭六十九名于東沙之山,不傷一卒,,閩人董應舉題此,。"臺灣稱此為"大埔石刻”位于東莒島的西南隅,已被臺灣列為“國家”三級古跡,。
2黎鵬舉殺敵白犬洋: 黎鵬舉,,字沖霄,,祖籍安徽合肥,生于福建,。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襲職為泉州衛(wèi)千戶,。在抗倭戰(zhàn)斗中屢立戰(zhàn)功,號稱"忠勇將軍",。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升為指揮僉事,移鎮(zhèn)福清萬安所,。倭寇從寧波南下,,進犯福建沿海,閩江口失守,,福州危在旦夕,。鵬舉率師在羅星塔、閩安鎮(zhèn)一帶與敵血戰(zhàn),,收復五虎門后,,又順閩江南港直追至長樂梅花海面、殺敵于白犬島附近洋面,,八戰(zhàn)八捷,,使福州無虞。以功擢升參將,,移守福寧(今寧德地區(qū)),。福州官紳在烏石山神光寺設宴歡送,并在寺后幞頭巖上鐫刻"黎公在,,烏石在"六個大字,,人稱"黎公巖";附近又建黎公亭。
3東沙島:即白犬島中的東犬島,,原屬長樂,,今為臺灣馬祖連江縣轄下的東莒鄉(xiāng)。
六注解:
1拍楸:用粗麻竹制成竹樁,,以特制大木斗通過反復擊打將其插入二,,三十米深的海底用以固定定置網(wǎng)。
2 羈糹孟:將定置網(wǎng)用特制的粗篾索拴綁在竹樁上,。
3 發(fā)海:沿海地方稱海水豐饒,,漁產(chǎn)豐收為"發(fā)海"。
4 城裡:梅花千戶所城所環(huán)圍的地方,,清時又修建一段新城墻,,所以有新城裡和舊城裡之分,,即今之梅新村,,梅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