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地寂寞的眼睛——古井,,是中華民族繁衍生息必不可少的生活環(huán)境設(shè)施,。幾千年來,中華大地不斷演變著井的內(nèi)涵,,從飲用到農(nóng)作物灌溉,,再到防火,一直到如今的古井文化研究,,都與人類之間的生存狀態(tài),、遷徙聚居,關(guān)系密切,。提到古井,凡是在南方生活過的鄉(xiāng)下人家,,都會一種莫名的親切,。
井,成了永恒的回憶,,成了揮之不去的記憶,,成了一個時代的烙印。在赤嶼村,,大大小小的水井很多,,就拿鐵爐溪上的這口玉泉井來說吧。它始鑿于何年已無從查考,,在1978年冬進行了一次重修,,用水泥加固,做了井欄并平整了周邊的場地,。不論春夏秋冬,,天邊剛露出點點曙光,隔著被窩的井邊人家,,就能聽到人們“踢踏踢踏”的走路聲,,偶爾還能聽見因水桶晃動,水蕩一地的啪啪聲,,還有扁擔(dān)壓在肩膀上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嘎嘎聲,,鄉(xiāng)村的忙碌,就從這一曲凌晨交響曲中拉開勞作的序幕,。
家里不論吃的,、用的,,洗的,一律用井水,。東家一桶,,西家一擔(dān),井臺整年都是濕潤潤的,。來挑水的人家,,在裝滿一擔(dān)水后,就會把吊桶擱在井臺上,,匆匆離去,。那又是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吊繩有紅色,,棕色,,綠色,大多用的是黑色的尼龍繩,,還有的是喪喜事用的那種紅白布條編成的辮子繩,,各種顏色混搭,極具鄉(xiāng)土氣息,。裝水的器皿也各具特色,。有大小不一的塑料桶、鐵桶,,有形狀各異如球狀體,、四方形、炒鍋樣的,,還有一些講究的人家,,就買專門的吊水桶。家家戶戶都有各自的裝備,,如果你有時忘記拿吊桶,,也沒有關(guān)系,你可以隨手在井邊拿起一個使用,,連客套話都不要說,,因為這都成了一種習(xí)慣。下地回來的,,可以吊一桶沖洗泥土,;路過的,可以吊一桶洗洗手,;放學(xué)回來的孩子還可以吊一桶嬉戲一陣,,但總會被看到的阿姨伯伯們提醒:別把臟東西潑到井里去,這可是用來吃的水呀,!
井水夏涼冬暖,。那個年代很少人家里有冰箱,,即使有冰箱的如果你不斷開關(guān)它,也會遭到父母的責(zé)備:費電,。孩子嘴巴饞,,開冰箱總得背著父母,躡手躡手地每天都要偷開幾次,,有時僅僅是為了享受那絲絲的涼意,。西瓜是鄉(xiāng)下孩子最喜歡的夏季水果,不僅能解渴,,價錢還便宜,。孩子們總喜歡吃冰涼的西瓜汁,就自創(chuàng)冰西瓜,。一吃過午飯,,就打上一桶井水,先沖洗一下外殼,,再把整個西瓜浸沒在水桶里,,等午睡醒來,就能吃上涼絲絲的西瓜汁,,那冰涼雖然沒有放在冰箱里那么凍感,,但是已經(jīng)覺得特別解暑了。沒有冰箱的人家,,就把當(dāng)天沒有吃完的飯菜,用瓷碗裝上,,利用水的浮力,,把飯碗浮在水面,即使大熱天,,飯也不會餿的,。冬天的農(nóng)村,洗衣洗菜也不怕,。家家都會準(zhǔn)備好一個大大的木桶,,裝上家人的衣服,挑一桶水來泡上,,然后快速地洗涮,,因為水會隨著周圍的溫度而降溫,再說,,洗衣服過程中如果手離開水,,也會馬上感覺冰冷,可能也正因為這樣,,所以農(nóng)村人干活特別利索有勁,。
除夕,,是一年里最熱鬧的時候。農(nóng)村的習(xí)俗是新年的水缸要滿滿的,,寓意來年福財滿滿,。如果誰家的水缸太淺,人家就會說你懶惰,。所以,,大伙總要趕在三十晚上把水缸裝滿。三十下午一點左右,,井臺上就滿滿地擠滿了大人小孩,。由于水的需求量大于供應(yīng)量,本來過年因為洗刷,,井水就不多了,,再加上這么集中用水,井很快就見底了,。吊上來的水很少,,但大家仍說說笑笑,一點也不著急,,似乎覺得,,慢慢來,總能填滿的感覺,。因為是井底的水,,所以吊上來的就比較渾濁,但我們自有辦法,。水缸里常備有明礬,,記得那是白白的像白糖硬硬的東西。那東西放在水里,,水中的泥沙就會沉淀在缸底,,不影響我們食用。
井,,也需要清洗的,。洗井,一般都安排在過年前,,因為那時候水淺,,不浪費,同時也為了迎接新年吧,。洗井時,,先用抽水機把水抽干,然后工人套上繩子,慢慢地從井口順著繩子溜到井底,,再從井底一桶一桶地把淤泥吊上來,,用板車?yán)摺_@種清洗活動,,一年一次,,每次清洗就像一次隆重的儀式。只要抽水機一開,,隆隆的機器聲就會招引來附近看熱鬧的村民,,當(dāng)然其中還有一些人是抱著希望來的。工人把淤泥運上來的同時,,也把平時有人因為繩子太短或不夠牢固而失手掉入水中的小器皿,、鐵桶,還有手表等一些物件一一撈上來,,讓村民們認(rèn)領(lǐng),。
后來漸漸地有了自來水,大家都覺得自來水經(jīng)過殺菌,,比較干凈,,飲用自來水,就成了常態(tài),,井也就成了洗刷的主陣地了,。直至目前,溪乾路上的“高井”因它的泉水豐富,,清澈甘甜,,還仍被村民作為重要的飲用之水。
無論自來水怎樣取代井水,,但見到那清徹,、豐盈的水源,無不讓人艷羨不已,。其實,赤嶼村最著名的水井還是“高井”和“石井”兩口,。她盛名遐邇,,如今,還不斷有人從隔壁村或城區(qū)前來取水,,特別是釀酒時,,這里的井水更是首選。玉田鎮(zhèn)瑯峰村的人們,,最喜歡赤嶼村的“高井”之水,,他們隔村不嫌路遠(yuǎn),樂此不疲地取水飲用或釀酒,。
歷史總歸是要前進的,,但,,返璞歸真的意愿,又是人類發(fā)展的一個必然,,一個無法逝去的追求,。
大地寂寞的眼睛,只要人類存在,,就永遠(yuǎn)不會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