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春以來,氣溫升高了,又很少降雨,良好的氣候,極適宜于“金豆尾”蔬菜的快速生長。早上到農(nóng)貿(mào)市場,就看到這邊一攤,那邊排著幾籮筐,大部分是種植戶在賣“金豆尾”,他們?yōu)轭櫩头Q重、收錢,忙得不亦樂乎。近日,記者走訪有種植“金豆尾”之鄉(xiāng)美譽的玉田鎮(zhèn)玉田村岺下,感受那里濃郁的泥土味和綠色生態(tài)帶給菜農(nóng)的歡樂。
下午兩點,記者走進這片生氣盎然的土地,呈現(xiàn)眼前的是一幅綠色的圖畫;攀著竹枝爬滿藤蔓的甜豆園;開著紫色的小花綠絨絨的芋苗園……但最大片也是最熱鬧的還是那一簇簇抽著細嫩新芽的“金豆尾”園。
種植戶們正在園里采摘“金豆尾”,其中有一對老夫婦采摘時兩手并用,左右開弓,一眨眼工夫,就摘了一大把,放在身邊的籃子里,他倆靈活的手勢,稱得上是種植能手。
記者一打聽,這對老夫婦果然是遠近有名的種植能手,他叫江水清,原籍閩侯人,今年66歲,種過田,當過建筑工、車工等,三個兒子均已成家,在外打工創(chuàng)業(yè)。15年前,他經(jīng)人介紹,在這里租賃15畝地,和老伴一起種植蔬菜。他擔任主要田間體力活,老伴負責送菜到城關(guān)市場賣,每年都有十幾萬元收入。
記者向江水清問今年“金豆尾”收入情況,這位憨厚的老農(nóng)停下手中活,站起來笑著說:“今年我算是種對了路,‘金豆尾’總共種了4畝多,遇上好氣候,‘金豆尾’瘋長,你看這一塊才摘三天,現(xiàn)在新芽又長這么多,采摘很費時,兩個人一下午只能摘七、八十斤,我其他事還得干,忙不過來時,也請人幫工。我老兩口這段時間被‘金豆尾’逼得團團轉(zhuǎn)!”他老伴接著說:“今年價格高,過年那段‘金豆尾’每斤賣到12元,現(xiàn)在還能賣4-5元,團團轉(zhuǎn)才能轉(zhuǎn)出錢來,我還嫌轉(zhuǎn)不夠呀!”老伴的話,說得江水清和周邊田里采摘的人都開懷大笑起來。江水清說,“金豆尾”可采摘至4月底結(jié)束,單這一項,他可收入2-3萬元,其他種得少的戶,也有數(shù)千元的收入。
兩個多小時過去了,田頭上擺起一筐又一筐綠油油的“金豆尾”,有的農(nóng)戶已挑到公路邊,放在小車上拉回去,準備明早到市場賣,而江水清和老伴還在忙著采摘,正如老夫婦所說:“我還嫌‘轉(zhuǎn)’(賺)不夠呢!”
(記者 王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