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樣按舒服嗎?”昨日上午,,102歲老母親林祿宋在床上躺久了,,手腳有些酸麻,兒子陳友勤連忙把老人扶坐起來,,一邊陪老人說話,,一邊為老人按摩。在陳友勤家中,,這樣的溫情一幕,,二十年來天天上演。
陳友勤,,67歲,長樂松下鎮(zhèn)松下村人,,老母親林祿宋因病長期臥床,生活無法自理,。陳友勤二十年如一日,,不怕臟、不怕累,、不怕苦,,任勞任怨照顧著母親, 將自己的愛心一點一滴地傾注到母親身上,其感人事跡受到了全村父老鄉(xiāng)親的一致贊譽,也用赤誠孝心對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作出了最好詮釋,。
母親飲食起居兒子了如指掌
“陳友勤是孝老愛親的典范,,母親活到102歲的高齡,,離不開他無微不至照料?!碧崞痍愑亚?,松下村村干部和村民贊不絕口。
陳友勤的母親林祿宋80多歲時突發(fā)疾病,,從此臥床不起,。陳友勤自己開雜貨鋪,因放心不下,,把母親接到店中,,放在自己身邊悉心護理。一日三餐,,一口一口喂飯,;老人大小便,,換床單洗床單,,幾乎天天清理;老人身體臟了有異味,,為老人洗澡擦背……重復(fù)這些繁瑣的事情,,陳友勤從不言苦累。
“母親硬的東西吃不下,,魚肉松軟,,既營養(yǎng)又適合吞咽?!遍L期照料老人起居生活,,陳友勤對老人的飲食習(xí)慣了如指掌。每天一大清早,,他便到松下碼頭買些新鮮的海魚給母親下飯,。為老人喂飯前,他要先把魚肉挑出,,再仔細檢查兩三遍,,確保無魚刺后,才敢把魚肉送進老人嘴里,。陳友勤把有營養(yǎng)的魚肉留給老人,,自己則吃剩下的魚骨頭。
“老人身體要保持健康,,光吃魚和飯不夠,,還要吃些肉和粗糧?!标愑亚诟嬖V記者,,每隔一兩天,,他都會在母親的飯食中搭配些地瓜和瘦肉,地瓜好下咽,,而瘦肉他都要磨成肉末,,方便母親吞咽。
為母親的飲食“煞費苦心”,,能看出陳友勤照料老人的細心,,而對老人無微不至的呵護,還體現(xiàn)在幫老人按摩身體,。因為長期臥病在床,,缺乏運動,為避免老人久臥引發(fā)的肌肉萎縮,,陳友勤自學(xué)按摩手藝,,幾乎每天為老人按摩,放松筋骨,。
母親有異常兒子很緊張
耐心的侍奉老人吃喝拉撒,,從不讓老人受一點委屈,受一點傷害,,毫無怨言的侍奉老人在床前,,陳友勤用實際行動改寫了“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
7年前,,陳友勤一家人嘗試著將老人送到老人院,,可不到一個月,陳友勤又把老人接回身邊,。陳友勤說,,因母親患病,每天必須按時吃藥,,有一次,,母親吃過藥了,自己卻忘了,,保姆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又給母親喂藥,,因藥量過大,,母親出現(xiàn)抽搐癥狀?!爱敃r把我嚇壞了,,趕緊把母親抱到醫(yī)院檢查,幸好沒什么大礙,,從那之后,,我再也不讓母親到老人院,,誰勸我都沒用?!?/p>
由于母子情深,,老母親一生病,陳友勤就會十分緊張,。前兩年,,老人到醫(yī)院檢查出患有高血壓,陳友勤特地買來量血壓的設(shè)備,,天天為老人量血壓,,只要血壓一高,他便給老人服下降壓藥,。陳友勤的細心護理,,使老人的血壓得到很好控制,由原來的每天吃藥,,到現(xiàn)在僅需一周吃一次藥,。
還有一次,老人“偷喝”了放在房間的飲料,,腸胃出現(xiàn)不適,,凌晨起來看望老人時,,陳友勤發(fā)現(xiàn)老人拉肚子很嚴重,,于是心急火燎把老人抱到村中衛(wèi)生院醫(yī)治,,醫(yī)生被陳友勤的一片孝心感動,,一大早起床為老人治病。
此前在省外謀生的弟弟曾多次勸說陳友勤夫妻和老人一起去省外,,但陳友勤考慮到老母親年事已高且長期臥床,擔(dān)心老母親舟車勞頓且在異鄉(xiāng)生活可能會不適應(yīng),,便推卻了弟弟好意,與妻子繼續(xù)在松下村老家守著自己的老母親,。經(jīng)過陳友勤二十年的精心護理,,老母親有福長壽,今年已達102歲,。
特約記者 余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