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左宗棠誕辰210周年,。這位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之一的大人物,不僅創(chuàng)辦福州馬尾船政,開啟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還收復新疆,,奪回大片國土,。而這,,都是秉承他的福州恩師林則徐的囑托。
左圖為林則徐,,右圖為左宗棠
左宗棠是湖南人,,一生卻和福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1885年,,左宗棠在福州逝世,。在福州南公園,人們建起左宗棠紀念館,,和林則徐紀念館一南一北遙相呼應,,作為對兩位民族英雄最好的紀念。
一面之緣,,林則徐托付重任
林則徐,,中國“開眼看世界第一人”,其“虎門銷煙”的壯舉為世人所熟知,,名言“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更成為激勵后世子孫的精神支柱,。
左宗棠是福州馬尾船政的創(chuàng)辦者,,又為華夏奪回六分之一國土,,被梁啟超譽為“五百年以來第一偉人”。
林則徐與左宗棠,,原未謀面,,但英雄惜英雄,。一場湘江夜話,,促成兩人亦師亦友的關系,更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中國近代史的進程,。
福州人林則徐與湖南人左宗棠的故事,,得從道光二十八年(1848)說起。
這一年,,林則徐從新疆戍邊歸來不久,,被任命為云貴總督,赴任途經(jīng)湖南,。長沙好友胡林翼極力向他推薦一位名叫左宗棠的湖南士子,,說他是“湘中士類第一”。
對于胡林翼推薦的人選,,林則徐十分看重,,由于事出匆忙,沒能和左宗棠見上面,。二年后,,林則徐告病還鄉(xiāng),又一次途經(jīng)長沙,,終于和左宗棠見上面,。
兩人約定在湘江上林則徐乘坐的船上見面。去見林則徐時,,左宗棠因為心情十分激動,,還一腳踏空,掉進了水里,。在江風吹浪的湘江之夜,,神交已久但素不相識的兩人,相逢暢飲,,放懷懇談,。林則徐對這位三十七歲的布衣秀士,“一見傾倒,,詫為絕世奇才”,,期許良厚。左宗棠對這位六十五歲的前輩名臣,,視為“天人”,,崇重逾常,。共同的經(jīng)世抱負和情趣,填補了他們年齡和身份懸殊的鴻溝,,好似闊別多年的故人意外相逢,。
兩人秉燭而談直至天明,話題集中在“海防”與“塞防”兩大主題,。
林則徐向左宗棠出示一大摞譯稿與圖片,,說在廣東禁煙期間,自己就曾組織十多位譯手幕僚,,專事翻譯外國文獻資料,,內容包括地理、文化,、風情,、科技和政治法律,準備結集出版(后由魏源編成《海國圖志》),。
《海國圖志》 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供圖
他還透露,,自己晚年的心愿是卸甲回鄉(xiāng),辦西式學校,,為國家建立水師奠定基礎,。
談及“塞防”,林則徐就將自己在新疆收集的地圖,、文書資料悉數(shù)交給左宗棠,,希望他將來在治疆時,能有大作為,。他勉勵左宗棠要像諸葛武侯那樣,,從外敵手中收復漢家疆土。
分手時,,林則徐書贈一副對聯(lián):“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邱?!鄙下?lián)寫湘江夜話處的美麗景色,,下聯(lián)抒發(fā)胸懷古典學問的豪情。左宗棠回贈一副述志聯(lián):“文章西漢兩司馬;經(jīng)濟南陽一臥龍,?!?/p>
湘江夜話,兩位偉人匆匆一遇,,無意間埋下了許多歷史定數(shù),。
赴任福州,完成恩師遺愿
偶見一面,,左宗棠與林則徐的緣分尚未結束,。他與福州的緣分,也剛剛開啟,。
1850年,,林則徐不幸去世,。臨終前,,他命次子聰彝代書,向咸豐皇帝舉薦左宗棠,,稱其為“絕世奇才”“非凡之才”,。左宗棠驟聞噩耗,失聲痛哭,,擦干眼淚,,即全身心地投入林則徐未竟的事業(yè)中。
同治五年(1866),,即湘江夜話十多年后,,左宗棠以閩浙總督的身份來到福州。這是他第一次來到恩師林則徐的家鄉(xiāng),,立志要完成恩師的遺愿,。
他在福州新美里(如今為黃巷)設立正誼書局,重刊《正誼堂全書》以教化生徒,;在鳳池書院(今福州一中初中部)考察時,,寫下“景行維賢”匾額,以訓勉師生,。他為改革不良風俗,,作《諭閩六禁》,不準人民開場聚賭并械斗等,;在耿王莊(今之南公園)設立“桑棉局”,,辦起繅絲廠、紡織廠,,重塑“絲城”形象,,再現(xiàn)“彩緞光華”。
桑棉局(福州市左宗棠紀念館 供圖)
福州是濱海之城,左宗棠在這里,,更加堅定要完成恩師關于建設海防的囑托,,決意興辦海軍學堂和制造船只,以鞏固國家海防力量,。
奏議迅速得到朝廷批準,,左宗棠找到法國人日意格等人幫助招募教員,并在馬尾山下選址,,購地 200 畝,,準備建筑造船廠。并決定設立“求是堂藝局”(即技工學校),,培養(yǎng)造船技術人才和海軍人才,。
船政建設規(guī)劃圖(清代輿圖)(福州市左宗棠紀念館 供圖)
一切正在緊張的籌備之中。然而,,這時西北告急,,同治皇帝連下幾道圣旨,催促左宗棠赴西北靖邊,。左宗棠處在兩難之中,,憂心如焚。實業(yè)興邦和新疆靖邊都是恩師林則徐的囑托,,事涉民族大義,,然而卻分身乏術。
挑選一位合適人才,,接替自己手頭的工作,,完成興辦船政的事務,成了左宗棠心頭最著急的事,。關鍵時刻,,他想到一個人——回榕丁憂的江西巡撫、林則徐女婿沈葆楨,。
馬尾船政鳥瞰圖(福州市左宗棠紀念館 供圖)
左宗棠三次來到福州三坊七巷宮巷11號,,誠邀沈葆楨出山,留下“三顧宮巷”的佳話,。他的誠意最終打動了沈葆楨,,后者同意擔任總理船政大臣,接手興辦船政事務,。由此,,中國近代海軍搖籃誕生了。
馬尾左沈二公祠舊照(福州市左宗棠紀念館 供圖)
重回福州,,重視臺灣防務
1884年,,左宗棠以欽差大臣身份重回福州,為的是處理中法馬江海戰(zhàn)事務。
福州官紳士民聽到左宗棠即將回來的消息,,都歡欣鼓舞,。十月二十七日,左宗棠抵達福州,,全城官員聚集在洪山橋接官亭迎接,,士紳和老百姓則在浙紹會館迎候。據(jù)記載,,當時盛況空前,,一路所過之處,街坊店鋪,,都擺設香案,,放炮燃香;全城人士扶老攜幼,,爭先快睹者,,以數(shù)萬計。
回到福州之前,,左宗棠帶著林則徐給他的邊疆資料,,完成了恩師囑托,。他治理西北時,,禁種罌粟,禁運鴉片,,指揮軍隊興修水利、開鑿坎兒井,、種桑,、種稻,都是遵從了林則徐的建議,。
左宗棠一到福州,,便來到林則徐墓前,向師尊匯報平定新疆的喜訊,,以戰(zhàn)功告慰英靈,。他在福州積極布防,組織東渡臺灣,,抵抗法國侵略軍,。彌留之際,他仍念念不忘臺灣寶島的長治久安,,在病榻上疏奏請臺灣設立行省,,并推舉福建巡撫劉銘傳為臺灣首任巡撫。
清光緒十一年(1885)九月五日凌晨,福州電閃雷鳴,,風雨如磐,,大雨下了一夜。當晚,,左宗棠在皇華館行營(現(xiàn)福州三中附近)去世,。終年74歲。
左宗棠逝世的消息傳出以后,,舉國震驚,。福州“城中巷哭失聲”“全城百姓聞宮保噩耗,無不扼腕深嗟,,皆謂朝廷失一良將,,吾閩失一長城”“一時營齋營奠,倍深哀痛”,。
(福州市左宗棠紀念館 供圖)
“數(shù)千里蕩節(jié)復臨,,山重水復,半壁東南資保障,;億萬姓軺車爭擁,,風清霜肅,十閩上下仰聲威,?!薄V萑嗣裼猛炻?lián)寄托對左宗棠的無盡哀思。左宗棠以自己的行動贏得福州百姓的愛戴,,實踐對恩師的承諾,;而林則徐也以自己的獨到眼光,成就了左文襄公的萬世英名,。
時值暑假,,位于福州澳門路的林則徐紀念館,不少市民游客帶著孩子冒著酷暑前來參觀,。展館里展示的林則徐與左宗棠相關內容,,吸引著人們的關注。
“沒想到,,林則徐與左宗棠這兩位民族英雄,,居然有這么深的交情,這實在是民族和國家的幸事,?!庇慰袜嵟空f。
如今,,在林則徐紀念館的南面,,福州臺江區(qū)路通街18號,,一座占地面積680平方米的左宗棠紀念館修葺一新,展示他的生平事跡,,重點介紹他在福建,、福州的事跡與貢獻。
福州市左宗棠紀念館大門
“現(xiàn)在福州北有林則徐紀念館,,南有左宗棠紀念館,,遙相呼應,這是對兩位民族英雄的最好紀念,?!备=ㄊ∥氖费芯筐^原館長盧美松,一直關注著左宗棠與林則徐,。在他看來,,兩位民族英雄的交往,是民族和國家的幸事,,也激勵著當下國人努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材料:
《閩都文化》 2017 年第四期
《胡林翼集》卷54,《致程睛峰書》
羅正鈞《左宗棠年譜》
《林則徐傳》 人民出版社 楊國楨 著
《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作者 陳明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