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80多年前的報道證實 鄭和碑揚名與孫中山女婿有關
長樂新聞網(wǎng)訊 位于長樂的天妃靈應之記碑,,是研究鄭和七下西洋重要的史跡遺存,。近日,,長樂朝陽中學歷史老師鄭巧蓬,,找到5篇80多年前有關該碑的報道,證明這塊碑是在孫中山女婿,、時任長樂縣長王伯秋的保護和宣傳下名揚海內外的,。
王伯秋(左五)和同事在長樂縣衙合影 照片由鄭巧蓬收集、王伯秋孫媳沈羅亞提供
天妃靈應之記碑俗稱鄭和碑,,今藏于長樂鄭和史跡陳列館,。碑文由鄭和所撰,,分前后兩個部分,,詳細記載從明永樂三年至宣德六年(1405-1431)鄭和前六次下西洋的經(jīng)過和結果,以及第七次下西洋的任務等,。
鄭巧蓬收集到的5篇報道中,,以中國著名史學家、文獻學家鄭鶴聲撰寫的報道最有代表性,。這篇報道刊登于1936年《大公報》,,是鄭鶴聲到長樂實地考察天妃靈應之記碑后所作,。據(jù)他在文中所述,1936年4月間,,在福州烏山圖書館看到天妃靈應之記碑的拓片,,非常吃驚,這是明確鄭和下西洋年份的珍貴實物證據(jù),。為了解此碑文的實際情形,,鄭鶴聲1936年親往長樂考察。
據(jù)介紹,,這塊碑于1930年被當?shù)剞r(nóng)民偶然發(fā)現(xiàn),,但是一直沒人重視。1934年,,王伯秋主政長樂,,看到這塊碑后,大為驚訝,,移到縣里筑亭保護,。隨后,王伯秋對碑文進行摹拓,,分寄海內外學者鑒定,。碑文在當時學術界引起極大反響,學者們紛紛寫文章評述,、考證,,掀起了研究熱潮。鄭鶴聲的文章就是其中之一,。鄭鶴聲在文中高度評價王伯秋:“有學者風范,,興革有度,賢聲遠播,。從政之閑,,雅好翰墨,總以提倡學術文化為己任,?!?/p>
天飛靈應之記碑拓片
據(jù)了解,1937年中華民族全面抗戰(zhàn),,為讓天妃靈應之記碑免遭戰(zhàn)爭破壞,,王伯秋命人將此碑運至南平市保存,戰(zhàn)后運回,。1961年,,福建省人民委員會將該碑公布為第一批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新建碑亭加以保護,。
?。ㄌ丶s記者 徐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