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樂新聞網訊 我們支持征遷,希望我們的家園越來越美,。
近日,,在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qū)(一期)項目(以下簡稱綜保區(qū))征遷現場,湖南鎮(zhèn)大鶴村劉朱涸自然村,,村民劉振興一臉笑意。
原來,,一大早他就已經完成了確認簽約,,而且還幫幾個兄弟也簽約了,對于老家雖有萬般不舍,,但他認為:“為了家鄉(xiāng)的發(fā)展,,值得!”,。
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qū)是福建首個空港綜合保稅區(qū),項目涉及土地征收1050畝,,總戶數約437戶(原始戶),,涉遷總建筑面積約9.7萬平方米,涵蓋大鶴村九陳涸,、劉朱涸,、林朱涸、五只魁等四個自然村,,以及一處湖濱村市場,。推進綜保區(qū)建設,對推動產業(yè)集群發(fā)展,,促進對外貿易具有重要意義,。
自綜保區(qū)征遷“戰(zhàn)役”打響以來,區(qū)委,、區(qū)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秉承“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將“三問于民”工作法貫穿征遷工作全過程,全力保障群眾合法利益,。溫情有愛的征遷工作也得到了轄區(qū)群眾的大力支持,,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積極配合征遷工作,助力城市發(fā)展,,涌現出許多動人的故事,。
“我的馬鈴薯怎么辦”
春節(jié)臨近,家家戶戶都開始歡歡喜喜迎新年,,但五只魁自然村的劉依明卻高興不起來,,最近田里的馬鈴薯成了壓在他心頭的一件煩心事。
原來,,綜保區(qū)征遷不僅涉及到劉依明家的宅基地,,還涉及到了他和其余4戶村民種植田地旁的一根電桿。這根電桿可是田地的“生命線”,,平常用電用水灌溉全靠它,。
“200余畝馬鈴薯還沒成熟呢,,電桿要是拆了可怎么辦,?我們生活來源可指望著這些馬鈴薯呀!”劉依明等人找到征遷干部,,向他們提起了這個困難,,希望能對上述電桿及電表予以暫緩拆除。
征遷干部得知情況后,,積極協調湖南鎮(zhèn),、大鶴村、供電部門及征收公司,,擬定待后期拆除工作總體推進時,,由相關部門幫助在紅線外設置新的農田電桿及電表。
至此,,劉依明心里的石頭終于落地了,,問題的妥善處置讓村民們感受到了征遷的溫情,大家對征遷工作更加支持了,。
“我能全要貨幣安置嗎”
劉木仙的房屋也處于綜保區(qū)的征遷紅線范圍內,,這幾天她也是悶悶不樂。
“征遷我是很樂意的,,但是不能全要貨幣安置嗎,?”
劉木仙曾有一次被征收經歷,對比兩次征遷政策的變化,她的心理預期有了一定落差,,仍然希望參照以往的征遷政策,,獲得相對應的貨幣補償,因此遲遲無法下定決心,。
針對劉木仙的顧慮,征遷干部換位思考,、將心比心,,3天內上門走訪了5次,耐心細致地講清補償政策,,熱情幫助其爭取政策范圍內的最大利益。經過一次次解釋與溝通,,劉木仙被征遷干部的真誠打動,,最終積極配合了征遷工作。不僅如此,,她還主動做好其他親友的思想工作,,向親友宣傳當前的政策和優(yōu)勢,幫助征遷工作順利推動,。
“我在國外能簽嗎”
五只魁自然村的劉國通長期居住在國外,,此次綜保區(qū)的征遷也涉及到他的房屋。
“你們征遷這么急,,我短期內也不會回國,,政策我也不了解,這怎么簽呀,?”
在了解到相關情況后,,征遷小組立即組成專班“多對一”對接劉國通。一方面多次通過電話及微信視頻連線等方式向其闡釋征遷政策,、房源位置,、戶型等相關事宜,了解其安置意向,;另一方面積極聯系其在國內的親屬,,共同遠程協助其處理好委托協議、補償協商等工作,。
“征遷工作做得很細致,,我雖然遠在國外,但是溝通交流都很暢通,,以后回家有新房子住了,,真好!”在征遷干部的幫助下,,劉國通很快完成了手續(xù)的辦理,。
正是有廣大群眾深明大義,舍小家為大家的支持配合,,綜保區(qū)征遷工作才得以快速有序推進,。
截至2月4日20時已核對核實房屋面積437戶,,完成方案測算437戶,,簽約422戶,簽約率96.6%,。
?。?span style="text-wrap: wrap;">記者 高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