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樂新聞網(wǎng)訊 日前,,由區(qū)委黨史方志室組織點校整理的清乾隆《長樂縣志》,、民國6年《長樂縣志》和《長樂六里志》出版,至此,,現(xiàn)存長樂舊縣志的點校整理工作全部完成。
“宋元祐三年(1088)林通作《圖經(jīng)》,,開啟了長樂修志的先河,。明永樂年間至民國時期,長樂歷任地方官和名儒士紳傳承我國代代修志傳統(tǒng),,先后八次纂修縣志,,分別為明永樂年間(1403-1424)、明弘治十六年(1503),、明萬歷二年(1574),、明崇禎十四年(1641)、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清同治八年(1869),、民國 6 年(1917)、民國36 年(1947),?!眳^(qū)委黨史方志室志鑒編研科科長胡方磊向記者介紹,長樂現(xiàn)有明弘治,、明崇禎,、清乾隆、清同治,、民國6年共5部舊縣志,,其中明弘治《長樂縣志》是現(xiàn)存最早的長樂縣志。
此外,1934年,,原隸屬閩侯縣的高詳里,、光俗里、至德里,、欽仁里,、紹惠里、江左里等六里劃歸長樂縣管轄,,1950年前后地方文史專家李永選纂輯《長樂六里志》,,保存了唐代至1946年間的六里資料,是對現(xiàn)存民國6年《長樂縣志》的有益補充。
這些舊縣志系統(tǒng)展示唐武德六年(623年)長樂建縣至1946年間的歷史變遷,,反映了長樂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自然、人物等方面發(fā)展情況,,承載著長樂豐富深邃的文化內(nèi)涵,,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是極其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
胡方磊告訴記者,20世紀80年代起,,長樂方志部門便組織文史工作者開展長樂舊縣志整理工作,,于1989年、1994年,、2001年,、2016年相繼出版《長樂六里志》(點校本)、民國6年《長樂縣志》(點校本),、明弘治《長樂縣志》(點校稿,,作為《長樂市志》附錄)、明崇禎《長樂縣志》(點校本,、影印本),。
2021年,區(qū)委黨史方志室成立專門小組,,面向社會征集長樂舊縣志善本,,先后開展清乾隆、清同治、民國6年《長樂縣志》以及《長樂六里志》四部志書的點校整理工作,,共點校字數(shù)392.6萬字,。
為了更好保存版本并方便讀者查閱,,區(qū)委黨史方志室結(jié)合各個版本年代,、字數(shù)、底本清晰度等情況,,對舊縣志的整理形式做出創(chuàng)新,,推出點校本、縮印本,、仿古影印本多個不同版本,。同時,還運用數(shù)字多媒體《長樂記憶》整合長樂志書,、藝文,、族譜等資料,生動體現(xiàn)長樂歷史之美,、文化之美,。
“長樂古籍文獻是了解長樂歷史文化的金鑰匙,是長樂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璀璨瑰寶,,值得深入發(fā)掘和研究,。”胡方磊說,,區(qū)委黨史方志室將深入挖掘長樂歷史文化底蘊,,積極推進長樂村鎮(zhèn)舊志、長樂古代名人著述等古籍文獻資源的整理研究,、轉(zhuǎn)化利用和普及傳播,,進一步發(fā)揮古籍文獻資世垂鑒的功能作用,更好為長樂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進步和文化繁榮服務,,守住這座千年古邑的“根”與“魂”。
?。ㄓ浾?呂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