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駐地餐廳門口,早已守候在那里的中國文明網記者一眼就認出了有“農民工代表”之稱的周振波代表。記者快速走上前去,,和他聊起了“家風家訓與個人成長”的話題,,一下子打開了周振波的話匣子。
全國人大代表周振波,。中國文明網 胡楊 攝
凡事出好心盡好意 步步才能走上平磚地
周振波說:“家風家訓對一個人的影響實在太大了,。”他動情講述了自己的故事:“我5歲的時候母親就過世了,,父親平時要忙農活,,我從小就是奶奶帶大的。小時候家里窮,,但奶奶總是告訴我,,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在干什么,,要走正路,,不要走歪路,出好心,,不能出壞心,,干好事,不能干壞事,。出好心盡好意,,步步才能走上平磚地?!?/p>
奶奶的話在周振波的心里扎了根,,他說:“我奶奶沒有讀過書,但是她對我說的這個話,,我覺得就是家教,。直到今天,我能有這么好的心態(tài),,就得益于奶奶的教育,,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我奶奶的話?!?/p>
傳承家風家訓 弘揚傳統(tǒng)文化
周振波說:“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我調研過監(jiān)獄,,震動很大?!薄拔野l(fā)現監(jiān)獄里很多都是很年輕的小伙子,。”有一次,,周振波去上海市的新收犯監(jiān)獄參觀,,看了他們的一場文藝晚會,這個晚會都是由年輕的在押人員們自編自導自演的,,他發(fā)現其實他們當中有些人還是很有才華的,。“由此,,我就想到,,現在的家長們很多都太一味地重視孩子的考試成績,忽視了德育教育,。尤其是我們農民工的子女,,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比較差,父母就得通過家風家訓,、言傳身教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周振波今年打算提出一個書面建議,,建議在學生義務教育階段推廣國學教育,,重點是關于美德、家風家訓等傳統(tǒng)文化內容,,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
只要踏實肯干 夢想定能成真
周振波作為地地道道的農民后代,初中畢業(yè)后參軍,。從部隊退伍后進入上海德力西集團工作,,從一名普通的變壓器加油、烘干工做起,,逐步成為班組長,、工段長、車間主任,。他始終堅信“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工作”,,就一定會有收獲,。他成為了共產黨員,成為了企業(yè)金牌員工,,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農民工,,獲準落戶上海,,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周振波說,,我自己的經歷告訴我,,要做一個大寫的人,“仁義禮智信”的傳統(tǒng)不能丟,。只要踏實肯干,,勤奮刻苦,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如果每個中國人都能這樣,,習總書記說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一定能實現。(胡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