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酸采樣“趕早”服務、“趕晚”宣傳不漏一戶、樣本轉運“小箱”變“大箱”、上門為特殊群體提供服務、無人機空中喊話……為了精準、高效、有序做好區(qū)域核酸檢測工作,長樂區(qū)吳航街道針對本輪疫情特點,堅持以快制快、以變應變,不斷優(yōu)化工作流程,妙招頻出,一波又一波“花式”操作為核酸檢測全覆蓋跑出“加速度”。
吳航街道為老人提供核酸采樣上門服務。(長樂區(qū)融媒體中心供圖)
采樣布局快
早晨6點不到,天還蒙蒙亮,只見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與“大白”就已在各個核酸采樣點就位,等待前來檢測的群眾。
“根據(jù)以往核酸檢測經驗,我們?yōu)榱朔奖阍缙鸬娜罕姡瑒討B(tài)前移檢測開始時間,組織村(社區(qū))干部5點到衛(wèi)生院領取物資,6點前檢測點準備就緒,實現(xiàn)‘趕早’服務。”吳航街道黨工委書記鄭敏介紹。
每一聲敲門都是一種責任。“明天早上6點到12點一定要做核酸檢測,不要忘記了。”“依伯,我是社區(qū)干部,明天還要繼續(xù)做核酸檢測,您和家人要一起去。”……為提高群眾知曉率,在每輪核酸檢測前一天,街道、各村(社區(qū))黨員干部都要入戶上門宣傳,告知群眾第二天的核酸采樣時間及點位,同時摸清是否有行動不便的老人,方便第二天上門采樣,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我們按照第一輪區(qū)域核酸檢測的底數(shù),進一步完善機制、優(yōu)化方案,加大宣傳力度。通過組織干部開展入戶敲門、無人機喊話等行動,對居民小區(qū)、沿街店鋪、項目工地等場所進行全面動員,不斷提高采樣覆蓋率。”鄭敏說。
點位調整快
“要上網(wǎng)課的學生到這邊來排隊。”
“這里是學生通道,請您到另一邊排隊,感謝理解。”
在南山體育場核酸檢測采樣點,記者看到,“綠色通道”的標識很是醒目,志愿者正引導學生有序前往“綠色通道”,現(xiàn)場居民積極禮讓配合,排隊、掃碼、采樣,整個過程快速有序。
“有了‘綠色通道’以后,全程只要五六分鐘就完成了采樣,一點兒也不耽誤我們上課。”學生小張對街道的暖心服務贊不絕口。
連日來,吳航街道堅持日復盤、日會診,根據(jù)各點位檢測數(shù)量及疫情防控形勢變化,動態(tài)調整布局,科學增減學生通道、黃碼通道,確保采樣有序高效。
樣本送檢快
收集、轉運,再收集、再轉運……在吳航街道抗疫一線,活躍著一支核酸樣本轉運隊伍。他們身著隔離服、手提轉運箱,穿梭于轄區(qū)各個核酸采樣點,以最快速度將核酸檢測樣本安全送達檢測機構,為核酸檢測“最后一公里”保駕護航。
為保障核酸樣本快速送檢,吳航街道創(chuàng)新思路,全街道劃定4個管標大區(qū),25個核酸檢測點位就近轉運樣本到管標大區(qū),管標大區(qū)集中貼標封箱送檢,以“小箱”變“大箱”,減少轉運時間與路程,提速采樣送檢工作。
“以前采樣標本轉運工作量非常大,我們需要往返20多個檢測點位,現(xiàn)在只需跑4個管標大區(qū)就可收齊,大大縮短了時間。”吳航街道核酸檢測樣本轉運員說。
上門服務快
“婆婆,把嘴張開,放輕松。”一名醫(yī)護人員身著防護服、手持拭子,在核實人員身份信息后,為行動不便的老人開展核酸采樣。
在第一輪區(qū)域核酸檢測后,吳航街道馬上對接下來的區(qū)域核酸檢測工作進行優(yōu)化,迅速摸清老、幼、殘、病等行動不便人群清單,配套制定實施行動預案。由村(社區(qū))工作者、志愿者、醫(yī)護人員組成入戶采樣隊,上門為該群體進行核酸采樣,迅速提升檢測覆蓋面,確保“應檢盡檢”、不漏一人。
跟蹤督查快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吳航街道提前謀劃、科學決策,按照“條塊結合,統(tǒng)籌管控”的原則,構建疫情防控長效機制,進一步強化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工作,實現(xiàn)管控工作無盲區(qū)、全覆蓋,全面織牢織密疫情防控網(wǎng)。
“我們采用‘條塊結合’的方法,加大社會面管控,在督促落實各區(qū)域疫情防控責任的同時,組織村(社區(qū))、城關派出所、吳航市場監(jiān)管所聯(lián)合執(zhí)法,目前已取締2個夜宵點、查封20多家違規(guī)經營的店鋪。”鄭敏介紹,街道同時還組建疫情防控工作督查組,實行“一日一督查、一天一通報”,問題整改效率明顯提升。(記者 余少林 通訊員 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