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周虹從藝30年,,30年來她塑造了數十個戲曲人物形象,,用閩劇傳遞世間真善美,,深受觀眾喜愛,。2006年和2019年,周虹先后憑借《潘金蓮》和《雙蝶扇》中的出色表演,,成為中國戲劇梅花獎,、文華表演獎“雙料”得主,《潘金蓮》成就了閩劇400多年歷史上第一朵“女梅花”,,《雙蝶扇》則實現(xiàn)福建9年來文華表演獎“零”的突破,。
周虹現(xiàn)任福建省實驗閩劇院院長,國家一級演員,,福建省戲劇家協(xié)會副主席,。11月18日上午,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見到周虹時,,她談起此次來湖北參演南方會演,,依然掩飾不住激動之情。作為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戲曲劇種,,閩劇能走出福建本地,到全國更多地方巡演,,是周虹多年的心愿,。
周虹的老家在福清海邊,1989年春,,福建藝術學校老師到福清招考閩劇班學員,,周虹作為校文娛骨干被推薦參加培訓。15天后,,周虹上了考場,。試嗓音條件,、考反應能力、進行小品表演,、測身高趨勢……周虹記得當時考核項目很多,,與她同時進入藝校閩劇班的,還有后來獲得梅花獎的陳洪翔和陳瓊,。周虹說,,閩劇是由明末儒林戲與清初的平講戲、江湖戲逐漸融合而成的多聲腔劇種,,儒林戲文人印記濃厚,、情感細膩,平講戲,、江湖戲則體現(xiàn)鄉(xiāng)土風俗,、接地氣。閩劇不僅在福建本地流傳,,更通過走南闖北的眾多華僑,帶到世界各地,。
這些年,,周虹花盡心思推出一批優(yōu)秀青年演員,留下一些經典劇目,。借助國家藝術基金,,福建省實驗閩劇院舉辦了傳統(tǒng)閩劇劇目青年表演人才培訓班,6年一批次不斷培養(yǎng)閩劇新人,。周虹說:“閩劇在新時代大有可為,。”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別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