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爸,,我們明天能去海邊玩兒嗎?”6歲的小博軒瞪著圓圓的大眼睛,,望向爸爸姬鵬國問道,。
“可以啊,當然可以,?!奔i國一邊說著一邊把一塊從家鄉(xiāng)寄過來的“粿粿”遞給兒子,看著他一眨眼的功夫就“咽下了肚”,。一旁的妻子溫祿弟忙遞上水,,嘴里念叨著:“慢點兒吃、慢點兒……”
大年初三,,在福建省莆田市,,春日暖陽。陽光照進莆田嘉輝光電有限公司廠區(qū)六樓的一間宿舍,,把新春里的家常景象,,映襯得更加溫馨。
姬鵬國一家來自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固原市西吉縣,,已經兩年沒回寧夏的姬鵬國原本打算今年春節(jié)帶妻兒回家,但思來想去,,最后還是決定響應“就地過年”的號召,,留在莆田過年。
姬鵬國一家,。人民網 詹偉業(yè)攝
張貼春聯(lián),、置辦新衣、備年夜飯……雖在異鄉(xiāng)過年,,但該有的“儀式感”一點兒沒少,。早在年前,姬鵬國一家人就忙活著把簡單的“小家”布置得充滿年味兒,。家鄉(xiāng)的老人也老早就張羅著把撒子,、油餅等寧夏特產寄到莆田,,讓在外過年的姬鵬國一家,也能嘗到家鄉(xiāng)味兒,。
家鄉(xiāng)的老人早就把寧夏的撒子,、油餅等特產寄到莆田,讓在外過年的姬鵬國一家,,也能嘗到家鄉(xiāng)味兒,。人民網 詹偉業(yè)攝
大年三十晚上,姬鵬國一家和廠里其他就地過年的寧夏老鄉(xiāng)一起吃了年夜飯,,大伙兒拿出家里寄來的“年貨”與老鄉(xiāng)們一同分享,。廠里的食堂還給他們準備了寧夏人年夜飯必備的家鄉(xiāng)菜。這讓姬鵬國回想起以往坐在家里的炕上,,邊吃年夜飯邊看春晚的場景,,“在外過年也有滋有味!”
按照姬鵬國家鄉(xiāng)的習俗,,從大年初四開始,,一家人就要挨家挨戶“走親戚”。今年異地過年,,少了走親訪友的環(huán)節(jié),,他決定彌補平日里忙于工作造成的缺憾,帶著妻子和孩子在莆田各處玩一玩,、逛一逛,。
兒子小博軒從小就喜歡海,常嚷嚷著要去莆田的海邊玩耍,。生長在西海固地區(qū)的姬鵬國和溫祿弟也喜歡海,,不過對他們而言,對海的向往,,有著不同的意義,。
今年年初,一部講述福建對口支援寧夏的熱播劇《山海情》勾起了溫祿弟的許多回憶,,“就像電視劇里那樣,,過去我們那兒特別缺水,日子也苦,,很多人都外出打工……”
1997年,,福建省莆田市與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西吉縣確立了閩寧協(xié)作結對幫扶關系,自此,,不少西吉縣人開始了“東南飛”,。2005年,姬鵬國和許多同鄉(xiāng)年輕人一樣,,在閩寧協(xié)作結對幫扶下,,來到福建莆田的工廠里就業(yè),。兩年后,他把自己的妻子從寧夏帶到了莆田,。
“山里娃”來到濱海城市,,15年間,姬鵬國奮發(fā)圖強,,他從工廠里的搬運工,,成長為嘉輝光電的前段車間主任。眼下日子越過越好,,姬鵬國小兩口有時會回想起過去的場景,,感覺猶在眼前?!暗谝淮蝸砥翁?,坐了三天三夜的綠皮火車,車廂里凈是一起出來打工的老鄉(xiāng),,再打聽隔壁車廂,,是臨縣的老鄉(xiāng)?!?/p>
這些年,,姬鵬國一家從兩口人變成四口人,不僅有了積蓄,,還在莆田買了房,,日子越過越好了。新年里,,姬鵬國一家有新的愿望,,他們盼望著盡快遷入新居開始新的生活。
今年春節(jié),,在莆田嘉輝光電,,像姬鵬國一樣就地過年的西吉縣老鄉(xiāng)有二十多人,其中也包括總經理董宏壁,。為了讓大家在莆田過個好年,,董宏壁給每位員工發(fā)了1000元過年“紅包”,“讓大家在異鄉(xiāng)也能踏踏實實,、高高興興地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