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伊始,福建40℃+扎堆,開啟高溫持久戰(zhàn),簡直要熱化了!不少人開始購入防曬“戰(zhàn)衣”,對抗紫外線了。有些人也因為太熱,選擇長期待在室內(nèi)。需要注意的是,過度防曬、缺少陽光接觸可能會導致骨質(zhì)疏松,醫(yī)院已經(jīng)接診不少這樣的病例。
95后女生患上骨質(zhì)疏松
95后年輕女生小胡,是一家五星級酒店的糕點師。近日因長期胸腰背部酸痛不適,來到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脊柱外科門診。影像學X線拍片檢查提示,小胡的胸腰椎骨皮質(zhì)稍變薄、骨小梁稀疏、透明度增加,導致她腰背部支撐力不夠。
原來,小胡長期在室內(nèi)勞作,吃喝拉撒睡都在一棟樓內(nèi),基本沒有戶外活動。接診的王朝暉副主任醫(yī)師,根據(jù)小胡的職業(yè)、生活工作習慣及檢查報告,認為小胡是因為缺少接觸陽光,導致骨量丟失,骨脆性增加,出現(xiàn)骨質(zhì)疏松。
隨后,小胡通過口服鈣片、活性維生素D3,適度曬太陽,增加戶外活動,胸腰背部疼痛逐漸改善。
類似小胡這樣的案例,臨床上并不少見,大多數(shù)患者都是由于長期久居室內(nèi),或者過度防曬,加上缺少適度鍛煉,導致骨量下降,甚至出現(xiàn)骨質(zhì)疏松。
過度防曬或限制鈣吸收
夏日炎炎,各種防曬裝備成了大家出門的標配:防曬帽,防曬衣,墨鏡、太陽傘,防曬霜……甚至有人把自己全身包裹,只露出一雙眼睛,好似與太陽為敵,連一根頭發(fā)絲都不能暴露到陽光下。
“防曬是抗衰老的最重要的一步”“紫外線加重皮膚老化”……此類觀點早已深入人心,然而萬物皆有度,防曬也是如此。
研究表明,在人體獲得的維生素D中,80~90%都來源于曬太陽,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在紫外線照射下可以轉(zhuǎn)化為維生素D,而剩余的維生素D,主要是從少量含維生素D的食物中獲得。也就是說,過度防曬,也隔絕了大量皮膚接收的紫外線,合成的維生素D自然也就越少了。
王朝暉說:“日常工作生活中,防曬能夠有效防止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但若長期見不到太陽,防曬過度又缺乏運動,將直接導致人體維生素D不足,限制鈣的吸收,從而導致骨質(zhì)疏松。”
美白防曬與補充維生素D,如何抉擇?
其實,美白防曬和補充維生素D,兩者并不沖突,合理日照、理性防曬,就能兩全其美。
關(guān)于曬太陽
很多人在夏天會穿上防曬衣,把自己遮得嚴嚴實實,其實,可以讓四肢的皮膚接受日照,做好面部、眼部的防曬。曬太陽務(wù)必在戶外,避開空氣污染嚴重或人流車流密集的馬路邊、街道,可以在陽臺、小區(qū)、公園等場所活動,呼吸新鮮空氣,適度運動。
有些老年人或者行動不便的人,喜歡坐在家里隔著玻璃窗曬太陽,這種曬太陽的方式不能達到“補鈣”的效果,因為紫外線無法穿過云層、厚衣服、玻璃甚至窗簾,因此這樣做并不能有效地合成維生素D。
夏季盡量選擇16點以后進行日照,5~10分鐘即可;春冬季盡量選擇上午10點之前、14點以后進行日照,10~20分鐘;每周2~3次就能讓身體產(chǎn)生足夠的維生素D。
關(guān)于防曬霜
許多女性朋友會在出門前在臉上手上,甚至每一個露在外面的部位都厚厚地抹上一層防曬霜,然后再打把遮陽傘,生怕曬黑。
據(jù)測定,SPF15防曬霜可使維生素D光合成減少98%。因此,怕曬黑的人,建議選擇清晨、傍晚等較為涼爽的時間段進行戶外活動,避免正午直射陽光導致長斑等情況。可以背著陽光,讓太陽光從后面照射,還可以戴上墨鏡,可以露出肘關(guān)節(jié)、膝關(guān)節(jié)等關(guān)鍵部位讓陽光直射。
關(guān)于防曬飲食
多吃一些含鈣量豐富的食物,比如芝麻醬、奶類、蝦皮、綠葉蔬菜等。
此外,維生素C是“永遠的美膚佳品”,想擁有健康細嫩、不易曬傷的皮膚,建議每天吃高維生素C的水果,如番石榴、獼猴桃、草莓、圣女果、西紅柿或是柑橘類等。
適量攝取黃紅色蔬果,因為紅色、黃色蔬果及深綠色葉菜,如胡蘿卜、芒果、西紅柿、木瓜、空心菜等,都含有大量胡蘿卜素,非常有助于抗氧化,增強皮膚抵抗力。不過,這類食物不可吃得太多,否則容易讓膚色顯得“黃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