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禮元村的橄欖有2000多畝
要說長樂哪里橄欖種最多,人們都說首占鎮(zhèn)禮元村,還說那里滿山遍野都是橄欖樹,約有2千余畝,但其中最出色的要數(shù)陳連登經(jīng)營的“橄欖籠”橄欖園。
眼下,正是橄欖采收季節(jié)。
這幾天,每天都十幾位采收工人忙碌著。女工胸前掛著一只小籮筐站在樹下,掂著腳尖,將把一串串熟透的橄欖拉落在筐子里。一位女工說:“一棵樹大約能采80斤左右。”
守住那一抹橄欖綠
橄欖園主人陳連登,今年50歲,古銅色的國字臉,魁梧的身材,凸顯出道地山民的樸實和剛毅。他告訴記者,據(jù)傳,先祖看中這座山,在這里種了大片橄欖樹,故被稱為“橄欖籠”,后來不知何因變成了無人問津的荒山。
2001年開始,陳連登叫來十幾個工人,種了萬余棵橄欖樹,由于原來的老品種橄欖的市場售價偏低,除掉雇工及其他費用,所剩無幾,收益甚微。面對困難,是堅持還是放棄?出路又在何方?一個個問題擺在果農(nóng)的面前。
“要堅持品種創(chuàng)新,一定要守住家鄉(xiāng)的橄欖樹!”陳連登堅定地說。在廣州做事的兒子陳建知道后,毅然放棄不錯的工作,回家與父親攜手創(chuàng)業(yè)。
從此,平時酷愛科技的陳連登經(jīng)常向農(nóng)業(yè)科技人員求教,學(xué)習果樹嫁接技術(shù),購買優(yōu)良品種“甜欖”枝條回來進行嫁接。僅幾年時間,嫁接“甜欖”3000多株,都已開花結(jié)果。陳連登指著“甜欖”說,這種橄欖脆而甜,越嚼越有味,深受顧客喜歡,市場價格往往是一般橄欖的20多倍,在上海、廣州等城市每公斤可賣到200元。爭取5年內(nèi)全部嫁接完成,其效益將是無可估量的。
陳家總算有了傳人
時近中午,路邊裝滿橄欖的塑料袋已排成長龍,足夠裝一卡車了。采果的女工都過來幫忙,把一袋袋橄欖裝上卡車。陳連登說,“橄欖全部采收完畢要到舊歷年底,如果沒有臺風災(zāi)害,收幾百噸沒問題。惠園不值錢,甜欖可彌補,不輸就會贏。”陳連登樂呵呵地說。
裝滿橄欖的大卡車徐徐開動,陳建跳上車子跟隨去福州。陳連登看到兒子的矯健身影,笑得眼睛瞇成了一條線,說:“總算陳家有了傳人!”
小貼士
橄欖的營養(yǎng)價值
1.橄欖果肉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鮮食有益人體健康,特別是含鈣較多,對兒童骨骼發(fā)育有幫助;
2.新鮮橄欖可解煤氣中毒、酒精中毒和魚蟹之毒,食之能清熱解毒、化痰、消積
橄欖的購買
1. 色澤變黃且有黑點的橄欖說明已不新鮮,食用前要用水洗凈;
2. 市場銷售色澤特別青綠的橄欖果如果沒有一點黃色,說明已經(jīng)礬水浸泡過,為的是好看,最好不要食用或吃時務(wù)必要漂洗干凈。
(記者 王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