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樂新聞網訊 “很感謝有他們,現場秩序十分良好。”一提起漳港街道老年協(xié)會志愿者,轄區(qū)居民總是會豎起大拇指,給他們點一個大大的贊!
在漳港街道漳港社區(qū)核酸采樣點,有這樣一群人,平均年齡六十五歲。面對疫情,他們的工作熱情和能力并不亞于年輕人,傳遞著“我志愿,能擔當”的服務精神,他們就是漳港街道老年協(xié)會的黨員志愿者。
“請大家排好隊,保持‘一米線’距離,提前打開健康碼”。核酸檢測現場,64歲的老年協(xié)會會員肖思棋,身穿紅馬甲,頭戴小紅帽,正在為前來做核酸檢測的居民進行暖心提示,引導過程中說話說得喉嚨沙啞了,也始終沒有一句怨言。身為黨員的他總是以身作則,干勁十足。
他每天天剛亮便出門,發(fā)揮著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全力當好居民健康的“守門員”。“每次我都是最早來到現場,給大家分配早餐,做完衛(wèi)生,都是最晚離開現場。”肖思棋說。
肖思棋
核酸檢測點上,像肖思棋一樣雖已年過半百卻仍在發(fā)揮余熱的老人還有不少。
在教師崗位上奉獻36年,現年71歲的肖金鶯,退休10年,依舊熱心于為社會做貢獻,在疫情期間,主動忙碌在防疫第一線,對于查驗健康碼、行程卡、核酸檢測報告,他早已輕車熟路,“站一天,身體累是很累,但是為了現場的秩序,作為黨員,我們累一點,也是值得的。”肖金鶯為自己能盡到一點義務而感到很高興。
肖金鶯(左一)
64歲的肖金富是漳港老年協(xié)會主任,也是位熱心的黨員志愿者。自疫情發(fā)生以來,他率先加入志愿者隊伍,組織成員奔忙在疫情防控一線。“我們老年協(xié)會一共有50多人,14個人分配一班,采取輪流值班制度。”分配好人員,他便守在點位,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協(xié)助開展核酸檢測工作……只要社區(qū)需要,他便二話不說地投入到工作中。
肖金富
這些“銀發(fā)”志愿者,不遺余力地堅守在抗疫一線,用心寫下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留下了一幕幕精彩的瞬間。他們用實際行動給當代年輕人樹立了吃苦耐勞、努力奮斗的榜樣,鼓舞著越來越多身邊的人加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中。
目前,漳港街道已建立各級網格微信群36個、村(社區(qū))黨支部42個、設卡29個、下沉干部38人、黨員志愿者服務隊22支、黨員先鋒隊22支、參與志愿服務人數284人,全力構筑群防群治的銅墻鐵壁,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zhàn)。
(記者 柯抒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