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年,,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也稱“灶神節(jié)”“祭灶節(jié)”。南方大部分地區(qū)是臘月二十四,,稱南方小年,;北方大部分地區(qū)是臘月二十三,,稱北方小年。那么,,福州小年是什么時候呢,?
據《二十四節(jié)氣與福州習俗》記載,臘月二十四日,,是福州祭灶日,,福州人會準備灶糖、灶餅,、福橘,、甘蔗、菠菜,、荸薺,、紅豆腐、紅棗,、花生等,。
據《福州民俗文化述略》記載,福州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說,,即官家臘月二十三日祭灶,,百姓是二十四日,疍民是二十五日,。如今,,福州民間仍保留祭灶舊俗,,灶糖灶餅更名為年糖年餅,成為福州地方特色食品,,也是春節(jié)年貨之一,。
祭灶前,福州有“女兒女婿來送年”“外婆送來花臉殼”等習俗,。
《福州風土詩》記載:“始婚者女家送年糕于男家,,其上以紅棗、瓜子,、花生仁綴成吉語,謂之‘新人粿’,,俗例第一年,,岳父母必先有所饋子婿,謂之‘年母引年仔’,。其后則每逢年歲,,婿當修禮致敬,禮物多四事,,謂之‘四色’,。”
據了解,,岳家父母臘月炊一籠年糕,,準備兩條大紅鰱魚、一大腿豬肉,,以及太平蛋,、福橘等,給婿家送去,,美其名曰“送新人粿”,,助婿家輕松過年。為報岳家之恩,,婿家會于祭灶前以年糕,、豬蹄、福橘,、鰱魚等“四色”給岳父母“送年”,。所送年糕,尺寸均大于岳家所送,,故有“年糕斗大”之俗,。岳家則以灶糖灶餅、花臉殼回送,。
舊時,,祭灶前幾天,,福州街頭巷尾會聽到“賣花臉殼噢”的叫賣聲?;槡ぞ拖駪騽∧樧V,,用黃紙皮制成,有張飛,、關公,、龍王、豬八戒等人物造型,。人們認為孩子們戴上花臉殼,,可以避邪。(記者 鄭瑞洋 林舒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