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清晨,,在首占鎮(zhèn)珠湖村后山腳下的“雙龍橋公園”,,總會看到一位頭發(fā)斑白、精神矍鑠的老人,,緊握竹掃帚,,打掃小道,、石階上的落葉、垃圾,,而且這一掃已整整有10個年頭了,。這位老人就是人人稱贊的好人陳金泉,今年85歲,。
“雙龍橋公園”之所以頗有名氣,,是因為從前有一條跨縣古道從這里穿過。古道中有一座“雙龍橋”,,橋面,、橋欄均為巨大的花崗巖架成的,石橋欄上刻有行書“雙龍橋”三個大字,。橋下有一棵巨大的榕樹,,而榕樹的根分叉開來,跨在溪流的兩岸,,主干騎在溪流上,,成為一道極為奇妙的景觀。此后,,珠湖村投入幾十萬元,,在這里建起公園,公園內(nèi)有866層登山道以及這些名勝古跡和天然景觀融入園中,,“雙龍橋公園”因此成為一個游覽景點,,參觀者絡(luò)繹不絕,特別是節(jié)假日,,除了本地的,,也不乏福州等外縣市慕名來訪者。大榕樹每天都飄落許多葉子,,如不及時處理,,不僅路滑難走,更重要的會影響景區(qū)的聲譽,。
好多人為景區(qū)的衛(wèi)生擔憂,,但最著急的是住在“雙龍橋”邊的陳金泉老人。
陳金泉風風雨雨幾十年,,年輕時當鋸木工人,,因不慎手指受傷,回到家鄉(xiāng)后,,當過護林員,、村磚廠保安等工作。陳金泉是個富有愛心的人,,他看到景區(qū)內(nèi)落葉滿地,,路人行走容易滑倒,心里十分焦急,,他想不能這樣下去,。有一天,他毅然拿起一把竹掃帚,,從屋里走出來,,自己對自己說了一句:“清理衛(wèi)生的事,就由我來做吧!”這一天,,陳金泉剛滿75歲,。
從此,陳金泉每天清晨,,拿著竹掃帚,,清掃“雙龍橋”周邊的小道,有時也跑上866層的登山道,,看到有垃圾,,也一并掃下來處理掉,全部掃完要一個小時,。
陳金泉做事認真負責,,一絲不茍,早為鄉(xiāng)親所稱道,。他每次掃完沒有立刻回家,,總要坐在“雙龍橋”欄桿上,抽上一枝煙,,休息一下,。然后,,又繞到橋下溪岸邊看看有無被遺漏的落葉。有一次發(fā)現(xiàn)岸邊石壁縫中掉入幾片落葉,,他踩著碎石爬上去,,小心地用手指夾出來。正巧,,他弟媳婦經(jīng)過看到,,嚇得出了一身冷汗。
每到節(jié)假日,,來這里游玩的人特多,,陳金泉除回家煮飯、吃飯外,,其余時間幾乎都在那里,,一發(fā)現(xiàn)一點垃圾立即清理,保持周邊潔凈的環(huán)境,。有一對中年夫妻,,看到老人這么認真地打掃,心里很感動,,拿出100元遞給老人,,說拿去買香煙。陳金泉愣了一下,,擺擺手笑著說:“景區(qū)干凈了,,你們玩得盡興開心就好。我85歲高齡,,還能為大家做點事,,自己還能活動活動筋骨,對身體好,,心里特高興!”中年夫妻收回錢,,敬佩地頻頻點頭。
陳金泉畢竟年事已高,,遇到生病是難免的,。有一天清晨,他拿著掃帚,,輕輕敲打弟弟陳金書的門,,聲音沙啞:“依弟,,我感冒得厲害,,你替我去打掃好嗎?”“好,好,,你放心去看病,,我來掃!”他弟弟打開門,,接過掃帚出去了。當日9時,,陳金泉看完病回來,,從“雙龍橋”走過時,停了一下,,看看周邊潔凈的古道,滿意地笑了,。
10年來,,陳金泉掃壞了百余把竹掃帚。珠湖村老人院院長陳永佺說:“我們一次都買了10多把掃帚放在老人家里,,等他用完后再買,。”“逢年過節(jié),,村里都派人過來送點禮物和慰問金,。”黨支書陳冬金說,,“像陳金泉這樣的好人,,我們?nèi)迦硕己芫磁逅,!?/p>
(記者 王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