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長樂縣志》載:蘭田書院,,在和風里十六都蘭田境林壑中,,宋紹興中(1131-1161年),里人陳坦然建,,元至正中(1341-1368年),,陳有霖構鄉(xiāng)約堂于其旁,,偕名儒歐陽亻光往來論道,明初重修,陳坦然有記,。又據編撰中的《南田陳氏族譜》稱:“八世祖陳坦然于宋紹年間,,因奏解偽學禁辭官歸里創(chuàng)蘭田書院,以村名為書院之名,。元至正年間,,有輕財仗義陳有霖筑鄉(xiāng)約堂于蘭田書院之旁,中祀先圣,,以朱,、呂二先生配,朔望舉行蘭田鄉(xiāng)約,,擇鄉(xiāng)之長老為正,,集鄰里子弟講學其中,時人名之曰:義學,。嘗與三山進士潘 ,,名士歐陽亻光、周奕和,、王子正等品茶話道,,交往甚篤。尚書貢師秦為作義士記,。明洪武間,,里人陳德建又進行重修?!?/p>
這座享譽盛名的書院,,自陳坦然創(chuàng)建以來,歷經宋,、元,、明、清近千年的滄桑歲月,,歷代雖有修葺,,但終難抵御歲月的侵蝕,最后還是消失在歷史的長河里,。上世紀80年代已故長樂政協(xié)原常委張善貴先生同筆者等人就蘭田書院遺址作一次詳細考察,未獲確定位置;之后,,時任副縣長的陳興秋在主編《陳氏長樂祖源世譜》時,,筆者同陳和棟先生等又進行過調查,終因說法不一,,未作定位,。今年入春,市政協(xié)科教文衛(wèi)委主任陳焱、一向關心家鄉(xiāng)文物古跡的鄉(xiāng)人陳貽賜先生等,,要求筆者就蘭田書院遺址再作考證,,筆者即同《吳航鄉(xiāng)情》編輯石勤先生等又進行了多次實地考察。直至日前覓得一幅繪于上世紀40年代的《藍田村景圖》(上有林素園60歲時的題詩)和一張?zhí)m田書院周邊示意圖后,,書院的遺址才得以確認,。
根據《藍田村景圖》的描繪,蘭田書院遺址,,背負鳳山,,前對鴻山,遠眺可隱約仰觀著名的雙魁石,。蘭溪澗貫其左,,上與傅姓祖廳毗連,其右有大王宮一座,,已倒塌,,僅余下一堵夯實土墻。書院坐西北,,向東南,,占地面積足有1500平方米,其下有古驛道繞前而過,,書院左邊有一座石橋,,留有清代重修等刻字,旁有玄帝廟,,其下有古井二口,,井欄刻字風化嚴重,需進一步辨認,。
(作者 陳明清)(原載于2009年8月20日《吳航鄉(xiāng)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