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樂風(fēng)俗:過年期問不能動掃帚,,也不能倒垃圾,,直到初四開假后才可執(zhí)拂拿閻。據(jù)說觸穢神祗要倒霉破財,。唯有東門兜的司馬第子孫例外,。他們遵循祖宗遺制初一早起,,不分主仆舉家老少各自拿著掃帚清掃庭院花臺的枯葉落花。自古就有"司馬門前掃落花"傳說,。你知道這沿續(xù)至今的陳氏家族所特有的習(xí)俗的來歷嗎?這故事發(fā)生在明朝中葉,。原來長樂縣城的豪紳富戶莫過于"五第十八里",東門兜的司馬第就是五第之一,,是明朝萬歷年間兵部侍郎陳省的府第,。陳省字孔震,號幼溪,。未發(fā)跡前,,一家居住在東門兜一幢低矮的四楠三間排的破瓦房中,。嘉靖三十八年(1559),陳省高中進(jìn)士,,官授兵部右侍郎右都御史,。當(dāng)了大官,自然就不會再住破瓦房,。陳省決定將破舊的祖屋擴(kuò)建成司馬第,。要擴(kuò)建司馬第,就得占用四周百姓的地盤,。百姓怕官,。官字兩個口。有勢使勢,,無勢順勢,,惹不起還躲得起。祖屋附近的幾十戶居民只得俯首聽從侍郎大人擺布,,乖乖地遷走了,。一聲屁也不敢放。百姓是遷走了,??墒潜娙斯餐捶畹纳耢`是不好驅(qū)逐的。香火旺盛的"祠山廟"就坐落在侍郎大人的祖屋南邊,。廟不遷,,神不走,府第怎建?侍郎大人苦思冥想:要以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把神靈"請"走,。否則眾怒難犯,。即便以權(quán)勢逼遷,日后也難安寧,。讀書為官者畢竟胸脯上穿洞洞一多的是心眼,。只見侍郎大人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有了,。他喚過兩名親信仆人,如此這般交代一番,。
翌日,,是農(nóng)歷十五。清晨,,鄉(xiāng)人依照慣例要上廟燒香,。侍郎大人也起了大旱,帶夫人小姐及一大群仆從丫環(huán)上廟進(jìn)香,。眾人一到"祠山廟"中,,盡傻眼了,,廟里的大香爐不見了!一時問廟里廟外吵喳喳、亂哄哄,。大伙都沒了主意,。侍郎大人是見過大世面的人。他雖然也焦急萬分,,臨事卻不亂,。他派遣仆人鄉(xiāng)鄰分頭去尋找。你道香爐跑到哪里去了?原來自己安了兩條腿跑到二里外十洋街文洽浦邊乘涼觀景致去了,。于是侍郎大人重整冠袍,,雙手拈香,在眾人擁簇下十分虔誠地徒步來到文洽浦邊,,把香爐"請"回祠山廟里,。香爐安然,神靈無恙,。眾人自然無限寬慰,。
誰知到初一清晨,眾人要燒香之時,,香爐又不翼而飛了!再找,,還是在十洋街文洽浦邊。如此十五,、初一反復(fù)三五次,,眾人愕然不知其故?就在這時,侍郎大人出場了,。他請來了父老鄉(xiāng)紳,,告訴他們說:這是祠山爺顯靈,他嫌棄舊廟地處喧嘩鬧市,,喜愛文洽浦邊清靜好風(fēng)水,。為確保鄉(xiāng)里安寧,自己愿意拿出錢在浦邊另建新廟,。言畢,侍郎大人當(dāng)即掏出五十兩銀票一張,,交給父老鄉(xiāng)紳,。眾人見侍郎大人發(fā)善心施錢財建新廟,自然感恩戴德,。哪有不允之理?眾人收下了銀票,。于是在文洽浦邊建了座新廟。新起蓋的祠山廟富麗堂皇,,L11日廟要氣派多了,。擇黃道吉日,,侍郎大人帶領(lǐng)眾鄉(xiāng)親熱熱鬧鬧、堂堂正正地把祠山爺"請"到那邊去了,。
舊廟拆除了,,原地方自然讓給侍郎大人蓋府第了。不到兩年時間,,一幢壯麗輝煌的司馬第屹立在縣城東門,。這一切眾人自然都蒙在鼓里。須知香爐移位這一著巧計乃是侍郎大人一手安排的,。是他指使親信仆人在十五,、初一頭天晚上悄悄將香爐搬到文洽浦邊去呢。
司馬第峻工了,。其高大巍峨是縣城首屈一指的,。只見風(fēng)火高墻上,兩個螭頭直沖宵漢,,四周庭院如人上林,。門前還蹲著兩尊青石獅子,張牙舞爪耀武揚(yáng)威,。令人望而怯步,。這一年正月初一,天未亮,,侍郎大人就起床了,,信步于大廳前寬闊走廊上。耳聽樹梢上的鳥語,,鼻聞庭間的花香,,老謀深算的侍郎大人回想這一切都是自己巧妙安排,自然自豪無比,,一時詩興大起,,吟道:
當(dāng)年此處數(shù)十家,而今統(tǒng)作一官衙,。
第三句正待聯(lián)上,,隱約庭前有人影往來,輕聲應(yīng)道:
祠山有日開靈眼,,司馬門前掃落花,。
侍郎大人以為自己老眼昏花耳朵聽錯了,未加理睬,,依舊只顧優(yōu)哉游哉地邁著八字步低頭詠誦:"當(dāng)年此處數(shù)十家,,而今統(tǒng)作一官衙。"誰知那聲音又移到庭前左邊去了:"祠山有日開靈眼,,司馬門前掃落花,。
侍郎大人好生懊惱,,不知是人是鬼,敗人意興,。他順手從地上拾了塊半截磚扔了過去,。"祠山有日開靈眼,司馬門前掃落花,。"那聲音已移到庭前右邊,。侍郎猛喝一聲:"是誰?"庭前樹枝輕搖,枯葉落花紛紛飛揚(yáng),。庭前左右兩邊同時響起聲音來:"祠山有日開靈眼,,司馬門前掃落花。"這下侍郎大人有點怵了:"莫非秘密泄露了?"這事做得很隱秘,,天不知地不知,,神不知鬼不知,只有少數(shù)幾個人知道,。不過也很難說,,許是手下人辦事不慎露了馬腳。唉,,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流水落花春去也!"侍郎大人詠起前人的詩句,,心里又一陣發(fā)怵:"這是不祥之兆!為建造這司馬第,,不知耗費(fèi)我多少精力與財力。說什么也不能讓陳氏家族敗落,。"又一陣輕風(fēng)掠過庭院,,幾片落葉掉在侍郎大人身上。他靈機(jī)一動,,從中受到啟發(fā),,想出了一個逢兇化吉的方案。對!就這么辦!大年初一掃落花枯葉,,把霉氣掃走,,就能永保我司馬家世昌盛!見天已麻亮,侍郎大人立即返回后院,,喚醒老少與仆人,,吩咐各自拿著掃把,清掃庭院花臺,。用現(xiàn)實的"掃落花"替代好景不長的"流水落花春去也"的不祥征兆,。第一年過去了,,司馬第內(nèi)沒災(zāi)沒難,,但侍郎大人總覺得心里礙著什么,,耿耿于懷。畢竟是做了虧心事,。他整天提心吊膽,,耳邊總是響著"掃落花"的聲音,攪得他寢食難安,。夜里常做惡夢,。他追悔莫及。金厝邊,,銀鄉(xiāng)里,。自己所作所為愧對鄉(xiāng)人。他吩咐家人鑄了尊跟真人一樣高的祠山神銅像,,置放在文洽浦邊的新廟中,,以彌補(bǔ)自己的過失;同時給搬遷走的幾十戶居民每戶補(bǔ)發(fā)二兩銀子。第二年正月初一,,侍郎大人病倒在床上,,但他仍掙扎著爬起床,領(lǐng)著全家老少清理庭院花臺的枯葉落花,,并當(dāng)面交待要將其列為祖制,,讓子孫世代沿續(xù)。臨終前,,他還語重心長地告誡子孫:要安份守己,,不能"侍勢凌弱"。從那時候起,,司馬第的子孫每年正月初一天亮?xí)r都要打掃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