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愛國文人郁達夫一生喜愛福州獨有的壽山石,。1936年到1938年間,他曾應福建省府“主席“陳儀之邀,,在福州工作一年有余,。那時,他工作的案頭,,擺滿了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壽山石;省政府門前總督后街上的圖章鋪里,也常有他的蹤跡,。
他對壽山石的評價極高,。他認為浙江的雞血石、青田石,,都不如福州的壽山石,。他說:“雞血石、青田石雖然很負盛名,,但怎么比都比不過壽山石,。打個比方:青田凍石如深閨稚女,文靜嫻雅;昌化雞血石如小家碧玉,,薄施脂粉,,楚楚動人;而壽山石則如少婦艷裝,玉粉翩躚,,令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睂τ趬凵绞?,郁達夫也頗有研究,但他最愛“薄意”藝術(shù),,認為“薄意”是壽山石雕中的上乘之作,,是精妙地運用中國畫的布局和章法,,以石當紙,以刀作筆,,在石頭上淺雕出山水花鳥人物來,,是石中的畫,畫中的石,,是壽山石雕藝術(shù)的杰作,。郁達夫甚至由此派生出寫《壽山石評》的想法。他說,,自清初以來,,浙江人就酷愛壽山石,寫《壽山石詩》的有嘉興的朱彝尊;寫《壽山石長歌》的有海寧查慎行;更有蕭山的毛奇齡作《觀壽山石錄》,。當代浙江尚沒人寫,,現(xiàn)由我作《壽山石評》補上。
由于中國的戰(zhàn)亂南移,,1938年冬,,郁達夫離榕遠赴新加坡。臨別行色匆匆,,但他仍抽空趕到總督后街選購了三十余枚壽山石,。到了南洋以后,郁達夫的壽山石情結(jié),,仍然癡心不改,。他很快結(jié)識了“南洋印人”張斯仁先生,并在報上寫文章介紹他,。文章說:“抗戰(zhàn)軍興,,本于藝人有一技之長者,都應有報國之義,,張先生在荷屬各地曾刻印三千,,全數(shù)助賑。現(xiàn)在,,我到了新加坡,,他也正在刻印助賑?!焙苊黠@的,,郁達夫已把印章篆刻的個人藝事,上升到愛國御敵的神圣地位,。他在《贈萬印樓主人張斯仁先生》的七絕里寫道:“亂世難期獨善身,技能精一始全真,。陽冰妙篆山農(nóng)印,,同是千秋處士珍,。”其中的“陽冰妙篆”既泛指刻印,,又實指福州烏石山的李陽冰摩崖石刻;“山農(nóng)印”,,則指壽山石農(nóng)采制的印章。從以上詩文中可以看出郁達夫?qū)ΩV莸膲凵绞恰熬壗Y(jié)千古,,終生不渝”的,。
冰心一生對于故鄉(xiāng)的山水、文化癡情不減,,手邊也有不少壽山石,。她在《記八閩篆刻名家周哲文》的文章里,記下自己對壽山石的一片鄉(xiāng)情和鐘愛,。文章說:“謝公最小偏憐女”,,忽然覺得這句詩可以刻成圖章送給自己的女兒。正好她的朋友卓如要回福州故鄉(xiāng)去,,她就托她請人用故鄉(xiāng)的壽山石,,替她刻這塊圖章?;貋頃r,,給她帶了福州治印名人周哲文的創(chuàng)作。
冰心知道周哲文家境清貧,,自幼刻苦,,童年酷愛篆刻,用故鄉(xiāng)的壽山石,,四十年來已刻印數(shù)萬顆,,并且是一位愛國藝術(shù)家后,稱贊不已,。
她說:“我為我的故鄉(xiāng)出了一位杰出的愛國的金石篆刻藝術(shù)家,,而感到無比的歡喜和驕傲!”
1983年初,冰心老人又托回福州的親人捎回兩方壽山高山石印章,,請當時剛從日本,、香港訪問回榕的青年篆刻家陳石刻印,刻的是以老人家自己寫的詩句的閑章印,,并托人轉(zhuǎn)告說,,她喜歡用家鄉(xiāng)的壽山石又是家鄉(xiāng)人刻的印章。陳石從小讀過冰心老人的許多著作,,十分敬仰冰心老人,,他不負重托,精心刻就,交來人回京送她,。不出月余,,陳石即收到冰心老人從北京寄來三冊《冰心文集》,文集每本扉頁上都寫上“陳石同志指正,,冰心,,三(月)二十(日)一九八三年”。冰心老人的寄贈和親筆題簽使陳石又驚又喜,。為了感謝老人,,他選取一方潔白無瑕的日字形壽山高山凍,豎刻“冰心”二字托人捎去,,老人十分喜歡,。此后每逢友人用硬筆題簽或書贈、書信,,落款常鈐蓋此印,。
(鄧華祥 )
(原載于2004年4月20日 《福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