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樂新聞網(wǎng)訊 劉氏大宗祠位于龍峰山麓二劉村南廳地區(qū),,祖廳東側(cè),,坐南朝北,建于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系全國劉姓少有的大宗祠之一,。近日,記者專程來此探訪,,一睹古文化的風(fēng)采。
據(jù)了解,,劉氏五世祖暉公由鳳崗遷入二劉以后,,子孫繁衍,瓜瓞綿延,。其后分遷各地達100多個鄉(xiāng)村,、一萬多戶。劉氏大宗祠為劉姓聯(lián)合共有宗祠,,故稱“大宗祠”,。宗祠仿古翹角,風(fēng)火墻,,青瓦,,木結(jié)構(gòu)。前座于1964年國慶節(jié)修建,,中柱標高7.5米,,占地面積168.8平方米,將原有土墻和東西兩土墻拆除,,按原基礎(chǔ)向前擴展4.7米,,修建雙層磚木結(jié)構(gòu)。樓房原為村部辦公地點,,后作為村敬老院至今,。
記者走進大宗祠后座,又稱朔源堂,,看到神位龕存放9尊八世祖司公神位靈牌,。其中最高位即唐司馬參軍、劉氏入閩二世祖貽孫公與王夫人之神位,。大宗祠后座于1989年修建,,次年竣工。仿古改建,,方位坐標,、地面標高均不變,七柱四扇五間,,除中間二道木柴排扇改為仿古排衍形式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扇外,,東西墻以墻代扇,。中柱標高8.19米,建筑面積247.1平方米,?!陡V莞尽贰ⅰ堕}書》記載:劉氏曾有“一門四代五賢”之譽,?!拔遒t”指嘉譽公(貽孫公第八代孫)、世南公(嘉譽公之子),、砥公(世南公長子),、礪公(世南公次子)、于玠公(砥公之子),。后座堂中有書像二幅:一是彭城入閩劉姓諸忠賢畫像,,總圖高2米,寬1米共有17尊像,,由福州市郊瑯岐三十二世宏觀畫,。始祖在公像,高1.5米,,寬0.5米,,二劉村劉云強畫。祠堂內(nèi)有數(shù)副楹聯(lián),。茲摘其兩幅文曰:“八賢齊舉一門千秋道學(xué)傳正理;六系分衍八閩萬株荊樹葉芳華”,、“籌水長流日映華堂呈瑞氣;陽山疊翠星輝書棟獻禎祥?!痹小爸?、孝、廉,、節(jié)”(每字方圍約1.5米)書于東西兩墻上,,1964年修建前已圮。宗祠內(nèi)堂懸掛有進士,、文魁,、恩貢等匾額幾十面,“文化大革命”期間遺失,。
在宗祠廊前有十級石階,,傳說:“十”為“好”字、“旺”字,、達旺臻祥,。意指劉氏族親興旺發(fā)達,長發(fā)其祥,。至今仍十世相見,,遐邇榮光,。大宗祠大門口,還有“龍目”雙古井,,更為古色古香的大宗祠增色添輝,。
(記者 王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