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濱鄒魯,文獻名邦”為長樂對外宣傳的一張名片,它高貴、美麗且富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積淀。
于是,落榜那年,目睹了征招辦那句厚重的宣傳,便深深的烙在了腦海,穿上軍旅綠,踏上那陌生世界的征程。由此,我開始了在長樂17年的外鄉(xiāng)生活。
剛到海濱之城時我并沒有完全去接觸長樂的風土人情,而是在部隊歷煉兩年后,那種愛拼才會贏的人文精神、那種大愛暖千秋的長樂精神始終索繞在我的心田。
長樂為什么那么令人神往?我無數(shù)次地問自已。因為它名取自《詩經(jīng)》有“長安久樂之義”實為福地?因為它是鄭和七下西洋的舟師駐泊基地和開洋起點的地方?因為它是名人的搖籃?還是因為,它是全國著名的僑鄉(xiāng)?
其實,留在長樂,是因為連長給我講的一句話,他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離開部隊到地方,長樂永遠是你第二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就像家一樣的溫暖,無論你走到哪里,離它多遠,它始終是你魂牽夢繞的原點;故鄉(xiāng),就像一盞明燈,指引著我前行,規(guī)范著我的人生;故鄉(xiāng),就像母親的懷抱,激勵著我對生活的熱情,融化著生活帶給我的艱辛;故鄉(xiāng),就像剛出浴的姑娘,美麗動人,每一處都是那么無限地吸引著我……
而長樂的美,是一種自然景致與人文景觀相結合的美。無論是距今860多年歷史的顯應宮、還是鄭和下西洋舟師必經(jīng)之路的閩江口江濱公園、更或是理學家朱熹講學處晦翁巖……,雖達不到鬼斧神工,也算不上楚楚動人,但它嵌入了歷史,注入了文化。
世間的美無數(shù),雖文字難以描述,但嵌入了歷史的美才是真的美,注入了文化的美才是大美。
所以,在我看來,長樂為什么這么美,是因為長樂的歷史悠久,文人輩出。
長樂!就是那樣深深地吸引著每一位外鄉(xiāng)人。那寬暢的道路、那散發(fā)著文人氣息的公園、那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塔和古民居……
我就是深深的熱愛著她,就是有著解不開的長樂情節(jié),愛這里道路邊蓊蓊郁郁的香樟樹,愛這里熱氣騰騰的鍋邊湯,愛這里風景美麗的海岸線……
這里的人走向世界各地,世界各地的人同時也匯聚在此,長樂是個包容、開放、理解和寬讓的城市。
在這里,無論你是什么民族,無論你是什么文化背景,也無論你的宗教信仰如何,同樣享受著國家的政策紅利;在這里,無論是公共安全、消防、基礎教育和文化場所,也無論是公共衛(wèi)生、城市綠化、健身設施等居民一律同享。
近些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長樂在發(fā)展經(jīng)濟的同時,強調(diào)社會、治理、文化等領域的均衡與統(tǒng)一,強調(diào)城市發(fā)展過程公平與效率的內(nèi)在一致,更強調(diào)城市不同主體發(fā)展權利的同質(zhì)均等性。
如果你在長樂呆的時間不算短的話,那么你就會發(fā)現(xiàn),長樂的政治生態(tài)和自然生態(tài)變了。
黨風嚴了,一些基層黨的組織重新建立了起來,黨的組織生活逐步形成制度化、經(jīng)常化、規(guī)范化。全體黨員干部都在認真學習黨章、學習黨紀黨規(guī),繃緊紀律和規(guī)矩的弦,認清孰正孰歪的事,爭做遵規(guī)守紀的人。
政風清了,清為潔白樸素,廉潔凝聚人心。不管是領導接待日的設立,還是行政服務大廳的建立,更或是所有行政服務窗口人員和用語的規(guī)范,都拉近了人們與政府的距離,增進了人們對政府的情感。弘揚新風正氣、滌蕩歪風邪氣,實現(xiàn)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民風純了,往年那種講排場、比闊氣、收發(fā)紅包大操大辦現(xiàn)象不在了,人們的攀比心理不在了。文明健康、厲行節(jié)約的社會新風尚來了。
環(huán)境美了,河道通暢,水流變淡變清;街道寬敞,物品擺設整齊;人們精神提高了,志愿者活躍在城市的每一個路口。市容市貌煥然一新,昔日的占道經(jīng)營、亂擺亂放、垃圾成堆有效治理。
這一切的變化,都在悄悄影響著生活在這里的每一個人,都在改變著這里每一個的人生活習慣,都在述說和記錄著這座城市的曾經(jīng)、現(xiàn)在和未來。
我對長樂最美的情懷,是在夕陽西下的時候,獨步延著石板臺階路登上南山頂,站在南山觀景臺上俯瞰整個長樂,城中即有高樓也有矮屋、即有古典也有時尚、即有假山也有湖泊,儼然一幅山水畫,讓人充分地品味長樂的水光山色之美,領略自然生態(tài)之長樂。這樣的情懷,于已17年生活在長樂的我來說,早已是一種溫情、溫馨、溫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