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說來,,春節(jié)活動,,在元宵節(jié)后基本就接近尾聲了,??稍诟V莸貐^(qū)的有些地方,,似乎還意未猶盡,,將“節(jié)味”一直延續(xù)到了農(nóng)歷的二月初二,,成為訪親會友的一個盛大節(jié)日,。這情景跟苗族的“三月三”,、傣族的“潑水節(jié)”,、蒙古族的“那達慕”等民俗活動頗為相似。
俗話說:“二月二,,龍?zhí)ь^”,。龍是管水的,龍?zhí)ь^了,,意味著春雨瀟瀟,,春播將至,農(nóng)村的大忙季節(jié)也隨著開始了,。選擇此時訪親會友,,自然有其特別的意義。拉拉家常,,說說農(nóng)事,。平時有臉紅小間隙的,也趁這機會套個近乎,、握手言和,。在以后的大忙日子里,誰敢保證不需要鄰里照應幫襯的?置身于“二月二”節(jié)日里,,能讓你感受到流淌著的濃濃鄉(xiāng)情,、親情和友情。
就拿長樂營前來說吧,,自二月初一始,,節(jié)日的濃烈氣氛便彌漫開來。周邊各個鄉(xiāng)村乃至福州,、閩侯等地的親朋戚友紛紛趕來,。雖然他們中許多人并非來自一地,不在同一家做客,,卻也有一面之識,,甚至是世代深交。于是一些殷實之家,,每餐都備下幾桌飯菜,,招待親戚帶的朋友,或朋友帶的親戚,。食品也跟"二月二"的習俗也關,,殺豬宰羊是免不了的,但家家戶戶一定要吃面條,,稱吃“龍須”,;還要烙春餅,稱吃“龍鱗”,;若包餃子,,則稱為吃“龍牙”。
在這兩天,,營前的大人們真是忙得不亦樂乎,。男人們負責張羅八仙飯桌、鍋碗瓢盆,,不夠的還要派車到鎮(zhèn)上去租,。此外,他們要接待招呼客人,,遞煙上茶,,偶爾還要陪客人喝上兩杯;女人們淘米洗菜,、殺魚切肉,,為準備一桌的好飯菜,常常累得直不起腰來,??陕牭娇腿速潛P飯菜好吃,所有的苦累也都飛到九霄云外了,。這時,,大街小巷摩肩接踵,人如潮涌,。人們或點頭示意,,或并肩深談,到處都可以聽到帶著各種腔調(diào)的鄉(xiāng)音,??腿嗽诰谱泔堬栔螅瑹o不盛贊主人熱情好客,。而孩子們則更是興高采烈,,又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膽子大一點的,、個子高一點的頂著偶像“孩兒弟”和“七爺”、“矮八”滿街倘佯,,和跟在身邊的小伙伴嬉戲逗笑,。他們身后跟著一群孩子,有的放鞭炮,,有的用嘴巴唱著“鑼鼓”,,一路起哄,好不熱鬧,。
二月二,,當然也離不開敬神,但他們敬的卻是自家喜愛的神“白馬孚佑王”,。這是一個流傳已久的"民間信仰"活動,。白馬王是漢代閩越王騶郢的第三子騶寅,俠義英勇,,武功高強,,尤其精于騎射。因為常常騎著白馬,,人稱“白馬三郎”,。
據(jù)傳說,當時閩中尚處于渾沌初開時期,,人們“雜處溪谷之間,,篁竹之中”,高山大澤,、叢林深潭,,經(jīng)常有兇猛動物出沒,,傷害人畜。尤以福州鼓嶺下的大鱔魚和長樂湖南的惡豹為害最烈,。三郎下定決心,,要為民除害,保一方平安,。
三郎先到長樂湖南除豹,。他每天在十七都(今長樂湖南鎮(zhèn))一帶巡視。這天,,有村民報告,,說是在龍翔峰一帶有惡豹的行蹤。三郎聞言,,立即打點行裝,,直奔龍翔峰。三郎果然在山路上發(fā)現(xiàn)惡豹大碗般大的腳印,,便沿著腳印尋去,,在山頂見到了那渾身斑斕的惡豹。那惡豹也發(fā)現(xiàn)了山郎,,怒吼一聲向他猛撲過來,。三郎沉著引弓,連發(fā)二箭,,惡豹被射中喉,、肚,倒地,。上前一看,,那惡豹竟變成了一塊巖石,后人稱此石為“豹變石”,。
三郎除掉惡豹之后,,又到鼓嶺除巨鱔。巨鱔藏于深潭中,,長三丈,,有水桶大小,時常出來吃人,。三郎帶了弓箭來到潭邊守候,,恰巧那巨鱔躍出潭面。三郎發(fā)一箭,,正中鱔喉,。巨鱔劇疼竄上空中,用尾巴一掃,,將三郎連人帶馬一起卷入潭中,,人鱔具休,。
營前村民為了紀念白馬三郎舍己救民的獻身精神,便在浮峰山麓伯牙磹邊,,建起一座白馬孚佑王廟,,并在每年二月初二,舉行大型的神誕祝禱活動,。每當這時,營前村陳,、林二姓祠堂,,都要聘請最有名氣的戲班,演戲三天三夜,。其中初二晚上,,通宵達旦。戲班上演最拿手的劇碼,,推出最走紅的名角,,使出渾身解數(shù)互相展開競賽,稱為“賽臺”,。臺上演員演得淋漓盡致,,臺下觀眾看得如醉如癡,連吃飯都忘了,。當時福州戲園規(guī)定:只有在營前“二月二”演出過的戲班才能進福州戲園掛牌演出,,以致“二月二看戲”名聞遐邇。到時牛鄉(xiāng)馬里人眾,,都爭先恐后到營前看戲,。
“二月二”最開心的還是那些做小生意的人,他們各自在本姓的祠堂里擺出各式各樣的小吃攤,,晚上點起小煤油燈或電石燈,,在鍋灶升起的水蒸氣下,閃亮著朦朧的光暈,,給人以撲朔迷離的感覺,。看戲的人走到場外休息透透氣的時候,,不免受到那些五光十色小吃的香味和那里熱鬧氛圍的誘惑,,去滿足一下小小的欲望。特別是魚丸攤的小伙,,將手中的湯碗和調(diào)羹敲擊得分外響亮,,那叮當叮當?shù)拇囗懰坪跻┩敢箍眨欢u咸干餅夾五花肉的大娘既不吆喝,,也不敲打,,只用一把大勺不斷地翻攪著香噴噴的肉汁,,讓你一聞到味就挪不開腳......攤主們一個晚上下來,也增加了一份不大不小的收入,。無怪乎場內(nèi)場外人人笑顏逐開,,這種節(jié)日的情景,直到初三甚至初五,、初六才告結(jié)束,。
隨著時光的流逝,有許多的習俗漸漸地淡漠了,,而營前的“二月二”活動,,卻一年比一年紅火熱鬧。近年各個鄉(xiāng)鎮(zhèn)來的客人都是包了車子來的,,看了戲當日返家,。許多東家招待也改在館子里就餐,各個餐廳門口車水馬龍,。但戲還是在祠堂里上演,,祠堂外依然擺滿了熱氣騰騰的小食攤,攤上的食品也更加精致了,。晚上處處燈火通明,,更顯示出一派喜慶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