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biāo)題:潭頭跳跳魚,,海鮮控們看過來,!
跳跳魚學(xué)名彈涂魚,通常生活在海中咸淡水交界處的灘涂中,,它們能游能鉆更能跳,。潭頭鎮(zhèn)跳跳魚主要分布在閩江河口濕地的灘涂中,,是野生的跳跳魚,,通常是漁民在退潮后捕獲的,量非常少,,食用方法通常是燉老酒,,味道非常鮮美。
跳跳魚也叫彈涂魚,、花魚,,是生活在灘涂地帶的一種小型魚類,頭大而方;雙眼凸出并能轉(zhuǎn)動;胸鰭基部有一肌柄,,可以用作在陸上支撐,、爬行的器官;左右腹鰭愈合成一個吸盤。這就是彈涂魚,,又名跳魚,、泥猴,屬魚綱,,鱸形目,,彈涂魚科。跳跳魚在陸地上生活的時間要比在水中長,,因為跳跳魚離開水體后能通過像腿一樣的前鰭在陸地上行走,、爬升和跳躍。由于它的皮膚和鰓腔經(jīng)長期進化已發(fā)生結(jié)構(gòu)性變化,,因而它既能在水中呼吸也能在空氣中呼吸,,離開水以后會非常活躍,,它的許多行為活動是在陸地上進行的,,像覓食、求偶和抵御入侵等,,在各種魚類中它是惟一的一種能在陸地上活動的魚類,。
跳跳魚有離水覓食的習(xí)性,每當(dāng)退潮時,,它常依靠胸鰭肌柄爬行跳動于泥涂上以覓食,,或爬到巖石、紅樹叢上捕食昆蟲,,或爬到石頭上曬太陽,。而它如果在躁急或受驚嚇時,會作遠距離跳躍,。每當(dāng)退潮時,,跳跳魚在灘涂地方跳來跳去地玩耍和互相追逐。
跳跳喜歡穴居,,退潮后,,跳跳魚常常要面臨著被鳥和各種陸生哺乳動物捕食的危險,地下洞穴則為它們提供了一個安全環(huán)境,。漲潮后,,跳跳魚可躲到自己挖的洞穴內(nèi)以躲避到淺海灘來覓食的各種食肉魚類的攻擊。除了用作避難所外,,洞穴還可用做撫育室,。
通常挖好洞后,雄魚就開始四處尋找配偶,。退潮后,,雄魚開始在雌魚面前跳求偶舞,以此來引誘雌魚,。為了增加誘惑力,,雄魚常常將身體從土褐色變成較淺的灰棕色,以此與黑黝黝的泥土形成反差,。每條雄魚都試圖將懷卵的雄魚引入自己的領(lǐng)土范圍,,進而再將其引誘進它的洞穴。
雄魚為了引起雌魚的注意,,通過往嘴,、腮腔充氣而使其頭部膨脹起來,同時它還通過將背彎成拱形,,豎起尾鰭,,不斷扭動身體這些挑逗性動作來引誘雌魚。如果另一條雄魚來到跟前,,它會更加賣力地表演,,以免它的“意中人”被別人搶去。在此期間,,它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停下來,,看看對方是否已對它失去了興趣或落入它的競爭對手的魔力中。然后這位“求婚者”鉆入它的洞中,,很快再鉆出來,,以此來引誘雌魚,它似乎在向雌魚傳達這樣一個信息:進來吧,,這里是你溫暖的家,。如果雌魚還是猶豫不決,它會不斷地進進出出,,直到雌魚禁不住誘惑而鉆入它的巢中,。雌魚一旦進入它的巢穴,雄魚會以極快的速度回到洞口,,用一塊泥巴堵住“洞口”,。這是非常有意思的畫面,。
除此之外,跳跳魚擁有非常高的營養(yǎng)價值,,日本人稱其為“水中人參”,,特別是冬令時節(jié)跳跳魚肉肥腥輕,故又有“冬天跳魚賽河鰻”的說法,。
跳跳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以及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和維生素B1、B2等,,其營養(yǎng)成分勝過很多名貴海產(chǎn),,對手術(shù)后的病人及產(chǎn)后婦女更是有滋補功效。它還有較高的藥用與食療價值,,具有滋陰壯陽,、補腎壯腰、生精養(yǎng)血,、舒筋活絡(luò)和解毒止痛等功效,。常常用的食療方法有:久病初愈、腎虛精乏,、體質(zhì)虛弱,、腰膝酸痛、四肢無力者,,以適量跳跳魚配以當(dāng)歸,、熟地或枸杞、黃芪等燉服,,日服一次,,連服數(shù)次后,便有顯著效果,。
常食跳跳魚還可輔助治療痔瘡,、癤癬等,同時對濕熱,、水腫,、小孩夜里盜汗或夜尿也有一定的療效。尤其對老年人也很適宜,,因為它含膽固醇,、脂肪少,所含的“十六碳烯酸”更是有保護血管的作用,是高血壓病患者的理想食物,。
此外,,跳跳魚烹調(diào)方法多種多樣,可清燉,、紅燒,、油炸、汆湯及制魚干等,。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我們長樂人對跳跳魚最地道的做法:
若想吃到正宗的跳跳魚燉酒可到潭頭當(dāng)?shù)夭宛^品嘗,推薦“八戒海鮮樓”或“依誠伯海鮮樓”,。還可在家中自己制作這道美食,,
主料:跳跳魚500克
輔料:姜、蔥
調(diào)料:食鹽,、老酒,、花生油
做法:
1、把魚洗凈,,用少量鹽酒腌制10分鐘,。
2、鍋內(nèi)放少許油,,油燒熱后,,用姜、蔥段熗鍋,,然后加入適量水(漫過魚身即可),,將魚放入鍋內(nèi)。
3,、放入枸杞,、老酒(150克),大火燒開,。
4,、開鍋后,轉(zhuǎn)小火慢燉30分鐘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