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樂新聞網(wǎng)訊 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已于日前經(jīng)市政府審議通過,全市新增12處市級文保單位,,其中,,我區(qū)和平街陳氏民居(清,古建筑),、羅零基點(清,,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和五峰山龍泉寺大殿遺址(唐,古遺址)等3處文保單位上榜,。
和平街陳氏民居位于和平街,。該建筑為明兵部右侍郎陳省府第“司馬第”建筑群之一。清代由長樂海商陳利事購置后重建,。民居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780平方米,,前后共四進,均為穿斗屋架,,西側(cè)設有書齋,。該民居規(guī)模宏大、用材精良,、雕刻裝飾精美,、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羅零基點位于營前街道閩江南岸,,包括清代羅零基點石刻,、當代羅零標石,。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為確保航運安全,,清政府在閩江下游設立驗潮站,,1866年起,,由德國工程師對閩江下游水位和流量進行系統(tǒng)觀測,,確定了閩江羅星塔段最低水位的固定觀測標記,,即羅星塔水準零點,,簡稱羅零,。新中國成立初期,我省陸上高度(海拔)和水下深度皆以其作為起點計算,,同時該點也被東南沿海各省采用,。1951年,國家建立全國統(tǒng)一高程系統(tǒng),,1952年底確定了羅零標高為黃海高程-2.179米,,并在羅基上方約20米處埋設標石,稱為“國家水準點羅零1”,。
五峰山龍泉寺大殿遺址位于鶴上五峰山南麓,。龍泉寺大殿始建于南朝梁承圣三年(554年)。唐百丈禪師落發(fā)于此,,建法堂,,立石柱,唐懿宗賜名“龍泉”,。寺坐西北向東南,。五代后晉天福、明萬歷,、清乾隆年間均有重修,,現(xiàn)木構(gòu)均已毀,存16根梭形大石柱、覆蓮花柱礎,,均系唐代原構(gòu),,并保留有宋石質(zhì)瓜棱柱殘件、旃檀金剛環(huán)等石構(gòu),。前殿庭院立有《龍泉寺重興記碑》,。殿后山崖上有摩崖造像一處,,俗稱“流米佛”,。寺周保存有歷代名人題刻。
?。ㄓ浾?呂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