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樂新聞網(wǎng)訊 檔案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6月9日是第15個國際檔案日,讓我們一起走進檔案的專屬節(jié)日,了解檔案小知識。
國際檔案日的由來
為慶祝2008年6月9日國際檔案理事會成立60周年紀念日,國際檔案理事會全體成員在加拿大魁北克舉行的年度全體會議上投票決定,將每年的6月9日定為國際檔案日。
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檔案局決定自2013年開始,把每年的6月9日即“國際檔案日”作為檔案部門的宣傳活動日。
為什么要設立國際檔案日
主要目的在于推動社會公眾認識檔案和關注檔案事業(yè),通過展覽、征集、座談、參觀、互動等手段,提高社會公眾檔案意識,增強檔案工作者專業(yè)能力和職業(yè)認同。
檔案的前世今生
在原始社會里,人們靠語言表達和交流思想和經(jīng)驗。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為適應復雜的社會生產(chǎn)和生活,人們創(chuàng)造了“結繩”“刻契”等記事方法。結繩與刻契可以說就是檔案最早的起源。
我國目前最古老的檔案是甲骨檔案。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商時期的甲骨刻辭。后期還有青銅銘文檔案、簡牘檔案、金石檔案、縑帛檔案,以及今天所看到最多的紙質檔案。“檔案”一詞最早出自清代楊賓的《柳邊紀略》一書。近百年來,由于科技的發(fā)展,檔案的形式日漸增多,出現(xiàn)了大量的照片、錄音、錄像、縮微、光盤檔案等。
中國檔案名稱的變化
我國的檔案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檔案”一詞的稱謂,則是較晚才出現(xiàn)。
檔案在商代稱為“冊”,周代稱為“中”,秦代稱為“典籍”,漢魏以后稱為“文書”“文案”,唐宋以后稱為“文卷”“案卷”“案牘”,清代稱為“檔子”“檔案”。
檔案的種類
根據(jù)檔案的不同屬性和科學管理的需要,可以將檔案劃分為不同的種類。比如:按來源可分為國家機關檔案、企業(yè)檔案、名人檔案等;按內容可分為行政檔案、訴訟檔案、科學技術檔案等;按記錄方式可分為文字檔案、圖形檔案、音像檔案;按時間可分為古代檔案、近代檔案和現(xiàn)代檔案;按所有權可分為國家所有檔案、集體所有檔案和個人所有檔案。目前在我國,通常將檔案分為文書檔案、科學技術檔案、專門檔案和聲像檔案。
檔案的作用與價值
概括地講,檔案的作用有兩個方面,一是憑證作用;二是參考作用。對于一個具體單位或個人,檔案的作用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1.檔案是一個單位或個人歷史的真實、全面的反映。2.檔案是一個單位或個人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工具。3.檔案是一個單位規(guī)范管理的基礎。4.檔案是我們積累和傳播知識的重要載體。5.檔案是一個單位或個人建立信用,在社會活動、生產(chǎn)經(jīng)營等方面建立和利用信用體系,獲得發(fā)展最有力的工具。
檔案是我們國家和民族文化建立歷史記憶,傳承文明的重要載體,是“今世可以知古,后世可以知今”的重要素材。
檔案的社會價值就是對社會發(fā)展和人類生活的利用價值,是檔案能夠滿足社會需求的重要表現(xiàn)所在。檔案是歷史的記錄,是最原始、最真實的資料,檔案能夠發(fā)揮其作用,就充分體現(xiàn)出檔案的自身價值,也就是說檔案的作用就是檔案的價值。存憑、留史、資政、育人是檔案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檔案就像一部歷史教科書,展現(xiàn)了歷史的輝煌與文明的記憶。
檔案的保管期限
檔案的保管期限定為永久、定期兩種。定期一般分為30年、10年。
檔案的利用形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所稱檔案的利用,是指對檔案的閱覽、復制和摘錄。單位或個人可以通過閱覽、復制和摘錄等形式,依法利用各級各類檔案館或檔案室保存的檔案,利用檔案的形式具體可以分為:
1.閱覽。指利用者在檔案館(室)內專設的閱覽室、接待室等場所查閱其所需要的檔案原件或復制件。
2.復制。指檔案館(室)針對利用者所需要利用的檔案內容進行復制,以提供利用。
3.摘錄。指利用者在檔案館(室)利用檔案過程中,將其中所需要的部分進行謄抄。
檔案工作者為何被稱為“蘭臺人”
蘭臺,漢代宮內的檔案庫房,用以收藏地圖、戶籍等檔案及圖書,由御史中丞掌管,后世稱御史為蘭臺,并派官員充任蘭臺令史。東漢時,班固為蘭臺令史,受詔撰史,后世亦稱史官為蘭臺。至唐高宗,改秘書省為蘭臺。
經(jīng)過兩千多年的演變,“蘭臺”一詞已成為用來泛指檔案保管機構和檔案工作的代名詞,檔案工作者也被稱為“蘭臺人”。
一份檔案就是一份記憶,一份檔案就是歷史的傳承,一卷卷檔案記錄了每個時代的責任和使命……
(記者 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