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場噪音區(qū)城中村改造項目
作為福州長樂國際機場
綜合保稅區(qū)(二期)項目
是增強長樂區(qū)域經濟競爭力的
重要一環(huán)
該項目分六組開展征遷工作
江田涸一組是
其中征遷面積最大的片組
涉遷46戶
總面積8313.37平方米
自機場噪音區(qū)城中村改造項目征遷工作啟動以來,江田涸一組抽調8名責任心強、戰(zhàn)斗力強、敢于擔當的干部負責征遷,由文嶺鎮(zhèn)黨委書記鄭師建親自掛帥,下設指揮組、攻堅組等5個工作小組,以“三問于民”工作法為抓手,創(chuàng)新“三實三精準”征遷工作法,發(fā)揮“5+2”“白加黑”釘釘子精神,推動征遷工作“提速增效”。
抓實謀劃,精準布局
推進攻堅“亮實招”
“這次征遷本來心里總是七上八下的,但我有問題就打征遷干部電話咨詢,即便是晚上,他們也能夠及時解答我的困惑,一點都不糊弄,比我還上心。”工作組的不懈努力,得到了被征遷戶陳先生的認可和支持,也為項目征遷開了一個好頭。
江田涸一組組長鄭師建告訴記者,征遷工作伊始,工作組提前做好準備、吃透政策、摸清情況,確保做到心中有數,筑牢征遷工作底盤。
為快準穩(wěn)推進征遷工作,樹牢“一盤棋統(tǒng)全局”思維,工作組整合文嶺鎮(zhèn)、湖南鎮(zhèn)資源聯動發(fā)力,深入現場辦公,實行掛圖作戰(zhàn),明確目標任務,提前做好征遷工作服務保障,形成密切配合、齊抓共管、起步沖刺的良好征遷局面。其次,強化業(yè)務培訓,開展政策解讀,做到統(tǒng)一口徑、規(guī)范操作,并建立7組關系樹狀圖,全面掌握被征遷戶的家庭情況、社會關系等關鍵信息,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切實破題,精準施策
打通征遷“中梗阻”
被征遷戶大部分不在本地,群眾抱團不愿搬遷,征遷政策接受度低……隨著機場噪音區(qū)城中村改造項目,征遷工作不斷深入推進,各種“疑難雜癥”接連浮現。
“作為征遷干部,就應該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用真心付出換來理解支持。”據江田涸一組常務副組長姜文鎧介紹,工作組堅持“三問于民”工作法,深入調研、因地制宜,用心用情用力做到宣傳開道、深入會診、化解糾紛,為被征遷戶提供全方位、精細化的服務。
根據被征遷房屋大多出租和少量留守老人的特點,征遷干部每天電話訪談被征遷戶,耐心開展政策宣傳、問題解答和工作動員,時時了解群眾思想動態(tài)和心理訴求。同時,工作組實行“一日一碰頭”制度,每日聽取工作進度,研究解決辦法,部署下一步工作安排。在結合實例算好被征遷戶“經濟賬”的基礎上,工作組還充分動員村里德高望重、號召力強的人共同講解,逐步消除被拆遷戶思想疑慮,促進被征遷戶從“要我拆”到“我要拆”的轉變,有效破解征遷難題。
提前簽約期第一天,江田涸一組共發(fā)放《致被征收戶的一封信》宣傳戶數100%,房屋面積復核戶數超90%,埕地復核戶數超90%,方案測算戶數超80%。
務實作風,精準幫帶
邁出簽約“第一步”
活用實踐經驗、引領攻堅方向的鄭師建;細致分析情況、逐一破解難題的姜文鎧;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與被征遷戶打成一片的王楓;利用休息時間,進行現場入戶測量的郭強;帶隊入戶宣傳,以誠心耐心感動群眾的陳仲杰;充分發(fā)揮包村工作隊優(yōu)勢的鄭鋒;現場溝通協調、忙前忙后的陳其浩;已離任村主干但自愿留在現場發(fā)揮余熱的陳長才;熟悉村情戶情,助力快速摸清情況的陳禮明;無私分享綜保區(qū)一區(qū)征遷經驗的林月華;活躍征遷現場、做好綜合保障的陳樹;任勞任怨、歷練本領的王瑩瑩;鼓濃宣傳氛圍的黃瀧;按照政策充分考慮被征收戶訴求的林雨等征收公司人員……
征遷工作的順利推進,除了工作組全員發(fā)動、政策得當,深化“傳幫帶”培養(yǎng)模式,以老帶新、互幫互促,還離不開所有人員夜以繼日、不計得失的辛勤付出。
“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加班的路上”,這是工作組的真實狀態(tài);“用心、用情、用力”,這是工作組的工作目標。下一步,機場噪音區(qū)城中村改造項目江田涸一組將繼續(xù)保持攻堅破難的良好態(tài)勢,弘揚“敢想、敢闖、敢試、敢冒”精神,破冰前行、再鼓干勁,盡快完成簽約“清零”,確保圓滿完成征遷任務。
(記者 陳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