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巖站全線最大站房,,展示閩西和客家文化
三明站兩側配套碉樓,,造型取自安貞堡
海峽網10月26日訊 (海都記者 趙楊/文 肖春道/圖)
南龍鐵路正在進行聯調聯試,,目前完成單組動車組逐級提速實驗,預計聯調聯試11月底完成,,進入運行實驗階段,。
南龍鐵路設有南平北、延平西,、三明北,、三明、永安南,、雙洋,、漳平西,、雁石南、龍巖9個車站,,而每一個車站,,均為當地展示形象的窗口。海都記者探訪了這9個車站,,除三明北站和南平北站是沿用原來車站外,,其他車站建設都已進入收尾階段。
延平西站 融入山水元素
延平西站位于南平延平區(qū)的西芹鎮(zhèn),,為普速與高速共用車站,,車站被群山環(huán)抱,站前是西溪河,。該站總建筑面積9981平方米,,兩層。
“南平是山水城市,,站臺融合了山水元素,?!敝需F十二局延平西站站房項目經理左世軍告訴記者,,站房外立面根據地形特征設計為山水條紋,上面的三角形桁架為群山,,而下面的玻璃,、石材、鋁條形板為水波,。延平西站在延平西部,,整個站房看過去形如“西”字。
三明站 最具民居韻味
在三明火車站沒建成前,,三明是福建唯一一個城區(qū)沒有火車站的設區(qū)市,。此前建成的三明北站,遠在沙縣,。
中鐵十二局三明站項目負責人趙本平告訴記者,,三明站總建筑面積19998平方米,造型采用當地客家圍屋建筑風格,。建筑采用現代設計手法,,恰如其分地點綴了木色裝飾以及傳統(tǒng)窗花樣式,使站房極具福建傳統(tǒng)民居韻味,。
不僅如此,,在站房兩側,建設了碉樓建筑,。三明市鐵路建設辦公室負責人雷澤煒告訴記者,,配套碉樓建筑造型取自于三明永安的安貞堡,,一側碉樓為長途汽車站、公交車站,,另一側碉樓為酒店,。
永安南站 城名融入站房
永安,因九龍溪與巴溪匯于永安城區(qū)西面,,形似燕尾,,故別名“燕城”。永安南站總建筑面積9981平方米,,屋面為飛翼造型,,形如燕子的尾巴,其實就是把“燕城”別名融入其中,。在整體比例上采用“三段式”傳統(tǒng)美學,,在細節(jié)上通過具有地域特色的刻紋、凹槽及燈飾等來傳承專屬永安的地域文化,。
龍巖站南龍線最大站房
龍巖火車站的站房為南龍線最大的站房,,總建筑面積24997平方米。建于1962年的龍巖火車站,,是閩西地區(qū)的鐵路交通樞紐,,南三龍鐵路、贛瑞龍鐵路,、龍廈鐵路和已規(guī)劃的雙龍鐵路(龍巖—龍川段)四條線路在此交會,。
在站房立面上圓形的石材裝飾圖案中,能看出永定土樓圓形,、方形屋頂輪廓的特色,,展現出龍巖孕育的閩西和客家文化。
站房一階段已經投入使用,,二階段包括高架候車室等尚在建設中,,將在11月25日前建設完成,春節(jié)前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