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應急救援Mi-171“空中輕騎兵”成員,。 吳世耀/制圖
“報告調(diào)度中心,飛行準備工作完畢,,即將開展本場訓練,,是否批準,請指示,!”2月20日,,福州竹岐直升機基地,隨著飛行觀察員的飛行前報告結(jié)束,,一架涂裝“福建應急”的直升機騰空而起,,開始日常訓練。
守護城市安全,、護林防火,、挽救生命……福建省航空應急救援中心365天駐防備勤,在全省百姓頭頂撐起了“保護傘”,。
吊桶取水訓練。
記者近距離觀察
空中索降吊桶滅火
福建省航空應急救援中心設立于2023年2月,,隸屬省應急管理廳,前身為省林業(yè)局所屬省航空護林總站,,主要承擔應急航空救援相關(guān)事務性輔助性工作及森林火情處置和自然災害,、生產(chǎn)安全事故救援等航空技術(shù)保障工作。
采訪當天,,記者登上了被譽為“救援方舟,、抗災利器”的Mi-171直升機,近距離觀察了空中巡航,、索降救援,、吊桶滅火等訓練項目。
索降救援訓練時,,在機長,、絞車手和救生員的默契配合下,,直升機懸停在機場上空約10米處,隨后絞車手打開艙門將救生員放下,,救生員熟練地落在指定位置,,整套動作一氣呵成。
直升機飛到定點位置噴灑吊桶內(nèi)的水,。
吊桶滅火訓練包括掛桶、取水和灑水等環(huán)節(jié),。直升機飛到閩江一處水域,,機長操縱直升機下降高度,將吊桶沉入水中,,裝滿3噸水后直升機緩緩上升,,飛到定點位置噴灑。
“吊桶滅火在森林滅火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十分考驗機組人員的技術(shù),。”飛行觀察員鄒智瀅說,。
飛行觀察員操作機載衛(wèi)星設備。
機長開過轟炸機
觀察員是“千里眼”
訓練飛行時直升機不斷上升下降,,機艙下還吊掛著3噸水,,機身重心變化較大,但記者全程感覺飛行平穩(wěn),。
“我們的機長原來是開轟炸機的呢,。”飛行觀察員黃閩航介紹,,機組成員都很“硬核”,,機長董波以前在空軍部隊服役,曾駕駛轟炸機,、直升機等機型,,累計安全飛行超4500小時。
據(jù)了解,,每次訓練飛行需要5名機組人員(機長,、副機長,、空中機械師、絞車手,、救生員),、2名飛行觀察員和1名地面調(diào)度員的默契配合。
其中,,飛行觀察員是航空應急救援工作的特殊工種,,擔負著巡護飛行、火情偵察,、航空滅火等重要任務的指揮調(diào)配工作,。
訓練中,兩名飛行觀察員通過機載衛(wèi)星設備,、地圖,、望遠鏡時刻觀察地面情況,可以說是應急救援的“千里眼”,。
有著7年航空滅火工作經(jīng)驗的飛行觀察員鄒智瀅介紹,,發(fā)生森林火災時,飛行觀察員需要在第一時間指揮飛機迅速到達火場上空,,研判火情現(xiàn)狀,、發(fā)展態(tài)勢及火場附近山脈、河流,、交通及居民點等重要設施,,提出科學合理的撲救建議,并根據(jù)火場指揮部的指令指揮飛機精準滅火,。
20日當天,,福州最高氣溫達30℃,整個訓練飛行時長兩個多小時,,記者在機上采訪時感覺像在一個轟鳴的蒸籠中,。
“夏天的時候更難熬,機艙溫度最高可達近50℃,?!憋w行觀察員龔俊杰說,比起悶熱和噪聲,,每次救援行動的未知性才是最可怕的,火場上空高溫缺氧,、復雜的氣象條件,、不明飛行物、高壓線,、直升機自身機械故障等都可能造成嚴重后果,。
據(jù)了解,,在2017年福州連江縣森林火災、2021年寧德蕉城區(qū)森林火災和2022年莆田仙游縣森林火災中,,這支“空中輕騎兵”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索降救援訓練,。
365天駐防備勤
用空中速度創(chuàng)造生命奇跡
去年9月,,一架Mi-171直升機進駐竹岐直升機基地,標志著新整合后的省航空應急救援中心正式啟航,,開啟了每年365天的駐防備勤,。根據(jù)天氣情況,空中救援隊每天平均訓練飛行一兩個小時,,進行空中巡航或場內(nèi)訓練,。
今年春節(jié)假期,他們比平時更加忙碌,,堅守在護林防火的最前沿,,在森林火險等級陡增的情況下,筑起了一條空中防火“隔離帶”,。
2月14日(正月初五)下午,,飛行觀察員鄒智瀅和肖宇萱值班時,接到了準備馳援撲滅莆田山林火災的任務,。半小時內(nèi),,他們和機組人員完成航線規(guī)劃申請并進場待命,隨時準備出發(fā),。后來火情沒有擴大,,被地面救援力量及時撲滅,他們才解除待命,。
“為適應‘全災種,、大應急’的任務需要,我們正不斷提升綜合應急救援能力,,力求在百姓有需求時能從天而降,,用空中速度創(chuàng)造生命奇跡?!秉S閩航介紹,,中心已設置3個航空救援作業(yè)基地、100個直升機臨時起降點,,確保在全省范圍內(nèi)開展航空應急救援工作,。
另據(jù)了解,,今年中心將在全省布防3架直升機,機型為Ka-32,、AW139(替代服務合同6月到期的Mi-171),、BELL407。Ka-32側(cè)重森林防火,,AW139側(cè)重綜合應急救援,,BELL407側(cè)重空中偵察,通過這樣的組合開啟空中救援新時代,。
對了,,這支隊伍實施應急救援任務是純公益性的。(記者 陳丹/文 陳暖/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