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飛機從村莊上方低空掠過
?、谑g排石頭厝
?、垸i程路修建之前,唯一通往村外的黃土路
七小姓是湖南大鶴的一個小小自然村,,沒有輝煌的歷史,,也不曾有顯赫的人物,有的只是村莊上方不時低空掠過的飛機,。隔著一條新建的公路,,一邊是古樸零落的小村莊,一邊是排列整齊的現(xiàn)代化工廠,。
被限高的小村落
沿著鵬程路前行,,在靠近鑫港紡機公司現(xiàn)代化廠區(qū)對面的一個不起眼的拐彎處,一棵大樹矗立在路旁,,一米多高的鐵皮順著馬路邊延伸了幾十米,,估計是村民為了阻擋住汽車疾馳而產(chǎn)生肆意飛揚的塵土。于是,,這不知名的大樹和鐵皮“圍墻”似乎就權當了入村的標識,。大樹的余蔭遮蔽處,30來歲的劉國清開著一家小小的雜貨鋪,,沒見幾個人進出,,稍顯冷清,。
七小姓村很小,幾分鐘內(nèi)就可以逛遍全村,。因為機場在附近的緣故,,所有的房子都被限高,新修建的幾座房屋也只有兩層高,。村內(nèi)有三座長排的兩層石頭厝算是“歷史悠久”了,,一排9間,在靠近村口的地方,。另兩排靠后,,分別16間,呈平行方位,,厝前走廊的每根石柱都刻著對聯(lián),,只是時間久遠,字跡已經(jīng)模糊,,不仔細看,,就會被忽略過去。其中一排石頭厝二樓作為欄桿的石板刻著“奠基 一九七六年”的字樣,,認真算來,,已經(jīng)流淌四十年的光陰。旁邊另有一座被村里大嬸稱之為豪宅的石頭厝,,屋頂有花式欄檐構筑,,欄上石柱雕立一只白鴿眺望遠方,經(jīng)年累月的風吹日曬,,白灰刷過的身體已經(jīng)斑駁不堪,。房子東西墻壁上貼著四條品種不一、象征吉祥的魚,,魚頭朝下魚口大張,,搖頭擺尾活靈活現(xiàn)。問了村人,,才知是排泄屋頂雨水的通道,。“豪宅”比那16間石厝更早幾年建成,,只知道主人家姓陳,,更詳細的情況竟然無從得知。
村里空余的房子,,除了破敗不能居住的以外,都租給了外鄉(xiāng)人,。賣水果,、做鹵貨生意,、工廠上班的,給這日益冷清的小村莊憑添了不少人氣,。如今,,守候在村莊里的老人家與租住在這里的外鄉(xiāng)人相處得十分融洽,儼然親如一家,。
?、茱L格奇特的房屋
⑤仍住在村里的少部分村民
?、薮孱^大樹
三村異姓同擺宴
七小姓村,,顧名思義,村人少,、姓氏多,。“陳,、劉,、李、嚴等4,、5個姓氏,,再加上嫁進來的外姓女人,所以,,這個村就叫了七小姓吧,,取姓氏眾多的意思。如今整個村莊,,留守的6戶人家,,全是劉姓本家?!爆F(xiàn)年70歲的劉木妹老人回憶:“記得解放前,,我們村也就7、8戶,,到我結婚時,,大概是在六幾年(上世紀六十年代),村里有了17,、18戶人家,,如今已經(jīng)繁衍了很多,每年外出村民回來擺宴的已經(jīng)有39戶了,?!眲⒛久煤屠习榱植萁鹨呀?jīng)結婚52年了,見證著村子的幾十年風風雨雨,。
村里的年輕人或出國,、或出省,,買了房子,就接家人離開了家鄉(xiāng),?!八麄冞^年不一定會回來,但是每年正月初十這一天,,一定是攜家?guī)Э诨卮謇飬⑴c擺宴,。”劉木妹說,。七小姓村小人口少,,平時村里有什么喜喪事,皆是全村行動,,互相幫忙,,親如一家。每年的正月初十為神明擺宴,,是村里最熱鬧的日子,。不僅僅只是七小姓本村,相鄰的九陳涸,、劉朱涸兩個村也會一起參與,,這三個村供奉的同一位神——白馬忠義文神。三村齊擺宴,,傳承著昔日艱苦歲月里異姓兄弟間相扶相持的情誼,。
回憶那段苦日子
七小姓村地處濱海沙地一帶,周邊小村莊至今仍以“涸”命名,?!昂浴闭撸诖篾Q村這里就是干涸退水的海邊沙地的意思,,村民均由各地遷徙而來,,這里一涸,那里一涸,,故此,,每一個村莊都不大。
“聽父輩們講過,,那時,,祖先在比較平緩的沙地開荒種植糧食,因為離海比較近,,我們有小船,,農(nóng)閑之余出海,撈點魚蝦,、螃蟹,,釣點黃螺,,補貼家用?!眲⒛久媚贻p時候,曾和村里的其他七家人合買一對蓬船,,在近海捕撈十幾年,。
劉木妹老伴林草金“開拓”有一方 “百草園”,種植茉莉,、黃菊,、桑樹、石榴等眾多草木,,凡是可以泡涼茶和一些簡單治療腹瀉,、發(fā)熱的草藥,在那里都可以找到,。這是她多年的習慣,,也是因為村莊交通不便的緣故,農(nóng)村人家總有自己治療頭痛腦熱的偏方,。林草金的娘家在潭頭鎮(zhèn),,當年的生活條件自然比在七小姓村要好很多。提起那時候的艱苦生活,,性格開朗的她表示不明白自己為何要嫁到這里來,,“沒有路,出門就是沙坡,。想出門糶點糧食,、賣點海貨,都得擔著籮筐,,爬沙坡而去,,到金峰大概要走一個半小時吧?!?/p>
半個世紀前,,七小姓村閉塞且困苦。后來,,駐地部隊在村莊旁邊修了一條一米多寬的黃土路,,連接至梅花和金峰,村民才漸漸走出了貧窮,。
看著村人閑時精心耕作的花生,、西瓜地,綠油油的葉子映襯著不遠處整齊漂亮的廠房,,驀然會感覺社會在不斷進步,。惟愿七小姓的村人們,,在這塊炊煙裊裊升起的地方生活更美好。
(吳航鄉(xiāng)情報記者 陳燕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