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亚洲精品在线|金瓶梅女主角|55av在线观看|麻豆影视文化传媒软件|欧美午夜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1国产精品麻豆视频|亚洲av色综合|91制片厂李琼下载|9277仙踪林果冻传媒|国产91色在线,免费,精品久久久香蕉免费精品视频,全网吃瓜在线,i社3d漫画酒店猎杀小萝莉2

電腦版
您的位置: 長樂新聞網(wǎng) >> 聚焦長樂 >> 正文

遠去的炊煙(十二)——嶺寺:天險山下畬族村

http://duobangwang.com  2015-07-15 10:19:23   來源:吳航鄉(xiāng)情  【字號

  

嶺寺畬族村就背靠著這座天險山

  熱情的村民為我們引路

房前屋后種著一些小菜

  村里的老人還習慣喝古井里的水

 村民們時常聚在這里喝茶聊天

缺了一“腳”的香爐

  在《福州市畬族志》中,,記載了一首《嶺利畬胞盤十二生肖詩》,,其中有一句是這樣說的:“第一生肖鼠存糧,,畬村嶺利好地場,。麒麟山澤龍涎水,,金雞展翅變鳳凰,?!?/p>

  這里所記載的好地方就是猴嶼鄉(xiāng)浮岐村下轄的嶺寺自然村,。整個村子坐西朝東,,背靠天險山(當?shù)厝苏f也叫鼎干山或重陽山),,面對著蟛蜞洋。它不僅僅是一個高山小村,,還是一個藍姓畬族村,。

  嶺寺并無“寺”

  從長樂城關駕車到猴嶼的“洋中”公交車站,約莫25分鐘,,再沿著蜿蜒起伏的水泥小道行駛,,一路上山清水秀,還能見到白鷺在田野里漫步,。

  5分鐘后便到達嶺寺,。一株不知經(jīng)過了多少載風雨的交冬樹(方言直譯,大概是因為這種樹在交冬數(shù)九的寒天里也能充滿綠意而得名吧)在微風中擺動著樹枝,,像是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

  “嶺寺是不是有很多寺啊?”剛發(fā)問,就引來一片笑聲,。

  村中年紀最大的老人藍聿炎解開了我們的疑惑,,他說:“我們村根本沒有寺,‘嶺寺’本該為‘嶺利’,,因為方言發(fā)音相近,,一傳十、十傳百,,最后就變成了現(xiàn)在這樣,。”

  寺沒有,,廟倒是有幾個,。“金吾尊王宮”,、“王元帥白馬王宮”是村民平時祭神之地,。兩座宮都修建于清朝,,但那時的古建筑早已消失在歲月深處,如今我們看到的皆是倒塌后重建的,,只能從廟門口的石碑中找些過去留下的痕跡,。

  在嶺寺,被改變的不止是村名而已,,連姓氏都被誤寫了,。“我們本來是草頭的‘藍’,,老祖宗的墓碑上都是這么寫的,,一看就是畬族的。后來報戶口,,不知道是漢字簡化還是其他什么原因,,變成了“蘭”。大家有試著去改,,可是都說不能改,。”說起這件事,,村民們感到十分遺憾,。

  祖上是賣花公

  據(jù)《福州市畬族志》載: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羅源縣白塔鄉(xiāng)(現(xiàn)紅塔鄉(xiāng))賣頭飾花,、紐扣小商販因愛山川之勝,,擇居長樂縣籌峰西麓院里莊。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賣花公后裔移居嶺寺莊,。民國24年(1935年)嶺寺設“甲”,屬長樂縣潭頭鎮(zhèn)浮岐保管轄,。1956年賣花公后裔藍金姜成立農(nóng)業(yè)互助組,,80年代初,認定為畬族,。

  “當時我們的祖先挑著扁擔賣雜貨,,路過了長樂,看到山下小溪里有螃蟹和魚蝦,,農(nóng)田廣闊肥沃,,風景優(yōu)美秀麗。當下就覺得定居在這里很好,,吃喝都不用愁?!彼{聿炎老人說起了兒時長輩告訴他的故事,,那時候賣花公遷到了山下的院里(現(xiàn)在也是浮岐的一個自然村),,因為人單影只、勢力單薄,,被強盛的另一族趕到了山上的嶺寺,。

  據(jù)介紹,為了壯大自己的民族,,村民們十分重視教育,。民國時期,創(chuàng)辦嶺利莊私塾,。1957年,,改為嶺利學校,設有托兒所和1-3年級,。1963年,,有線廣播拉到村里,可以聽到時事國事和政策法令宣傳,。

  “我念書的時候只有8個學生,、1個老師。后來4年級去了浮岐小學,,要走半個多小時的山路才能到,,中午沒有回家,吃自帶的燉飯和大頭菜,?!币晃淮迕窕叵肫鹆俗约旱膶W習生涯,“我們村高中,、大學生很多,,還有好幾個博士呢?!?/p>

  幾百年來,,藍姓畬族自力更生,自強不息,,逐漸融入漢族人民的生活,。改革開放后,村民考慮到以后的發(fā)展,,外遷的多了,,常住人口就越來越少了。

  “80年代那會兒人最多,,有100多個,,現(xiàn)在常住的只剩下10來個?!彼{聿炎的眼里有些落寞,,“我的子孫也都搬去山下,,可我和老伴還是愿意住在這里,有感情咯,?!?/p>

  嶺寺并不大,依山而建的房舍中顯露出的青瓦石墻,,演繹著人類遙遠的炊煙,。數(shù)座老房盡管墻壁已斑駁,瓦楞已灰黑,,還長滿了青苔,。但是高高的廳堂,古舊的米舂,,依然顯示著這里曾經(jīng)的繁榮,。

  缺一“腳”的香爐

  有著三百多年歷史的嶺寺,并未留下太多古老印記,。只有那些經(jīng)過歲月打磨光滑可鑒的石板路和砌得結實牢固的石頭圍墻,,隱約可見往昔的光陰。

  藍氏祖廳里的“四腳”香爐是陪伴這個小村最久的一樣東西了,。滿滿的香灰繞在爐周邊,,覆蓋了一層又一層。

  傳說,,這個香爐是賣花公后裔從院里村帶出來的,,象征著把神明請到嶺寺。多少代以后,,有一個藍姓分支想分出去,,祖先就斷去了爐的一個“腳”讓其帶走。所以現(xiàn)在看到的香爐只剩下三個“腳”了,。

  嶺寺村民每年正月十六供奉神明,,這也與香爐有所關系。當年居住在院里的百姓為了在正日(即正月十五)神明能到自己村里,,就要求藍姓畬族遲一天供奉,。

  正月十六是嶺寺最熱鬧的一天。全村人籌資備好豬,、羊,、香燭、自釀紅酒等拜祭,,也有還愿的單獨奉上整桌貢品,。每逢這個時候,在外工作、經(jīng)商甚至是遠在異國的藍姓子孫都會趕回家鄉(xiāng),。

  據(jù)記載,,嶺寺從50年代開始就有人赴美國打工,,十幾年前,,移民美國各州的已有22戶96人,移居福州城內的3戶14人,。

  “后代們都沒忘記自己的根,,村口那個亭子和進村的這條路都是華僑捐錢建的?!边@讓留下的老人們感到些許欣慰,,正如《嶺利畬胞盤十二生肖詩》中所寫的那樣:第十生肖雞叫歡,藍鳥高飛走西番,。落葉歸根骨歸里,,衣錦還鄉(xiāng)建家園。

  村民盼政府扶持

  “我們每周四回嶺寺,,周天晚上去福州,。”年近七旬的村民藍仲熾夫妻倆惦記舊時的鄰里,,時常到老家看看,。“這里有個古井,,水質非常好,,放兩三個月都不會長青苔,釀酒,、泡茶最合適不過了,。”

  熱情的藍大叔催促著老伴去舀井水泡茶給我們喝,,飲上一口,,果真清冽甘甜。古井位于藍氏祖廳的左后方,,開鑿于建村之際,,深度大約從腳跟到膝蓋,無論旱澇,,井水始終滿溢,。夏季冰爽,沁人心脾;冬季溫暖,,甚至有白煙彌漫,。

  “這里很適合養(yǎng)老,種點菜,、養(yǎng)點雞鴨,,絕對的生態(tài),。不少退休的老一輩都想回村里住,但又顧及到很多的不方便,。比如,,電話、電視線壞了也沒人來修,,路燈也沒裝,,更談不上網(wǎng)絡了?!彼{仲熾夫婦表示,,如果硬件能夠有所提升,他們一定會搬回來,。

  ——“嘿,,今晚有菜吃不?沒有的話我這里拿啊。春菜要不要,,剛摘的,。”

  ——“要,,拿來,,繩子放下去了哈?!?/p>

  用稻草三兩下固定好菜,,再綁到繩子上,上頭的村民便將菜拉了上去,。

  “依妹,,要不要在這吃啊。山珍海味沒有,,新鮮蔬菜多得是啊!”

  謝過熱情好客的畬族人,,作別高山之下的嶺寺。在此,,希望政府和有關部門能給予扶持,,讓這個長樂唯一的畬族聚居村繼續(xù)留存并發(fā)揚光大。

  (記者  高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