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鄰里之間難免磕磕碰碰,,小糾紛如不及時化解就容易積怨,釀成群體性事件,。猴嶼張村調委會近5年來共調解鄰里糾紛50多起,,促進了鄉(xiāng)風和諧穩(wěn)定,近日獲評省級人民調解先進集體
調委會主任張明雄,,今年56歲,,一看就知道是個憨厚的老農民,他說,,張村是個僑鄉(xiāng),,全村僅200余戶,在海外僑胞多達4000多人,,他們逢年過節(jié)才回家一二趟,,在家里的多是老人、婦女,、孩子,。鄰里之間也出現(xiàn)一些糾紛,這些事雖小,,但再小也是大事,,也要認真對待。
張明雄說起不久前剛化解的一起小糾紛,。村民李某房屋邊,,是另一戶張某宅基地,因暫時沒修建,,就種了幾十棵香蕉,,幾年后香蕉樹慢慢長大,枝葉遮住李某屋門窗,,影響空氣流通與采光,。李某要砍掉全部香蕉樹,張某不讓,雙方爭執(zhí)激烈,。張明雄得悉后,,立即來到現(xiàn)場察看后,做雙方思想工作,,說明種香蕉是暫時的,,以后建房后還是鄰居,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雙方應以和氣為上,。但靠近李某房屋的一排香蕉,的確會影響通風,,動員張某把這一排6棵香蕉移栽到其他地方,。張某接受張明雄的調解,矛盾也就化解了,。
張明雄說,,調解矛盾看似簡單,但如果不公平公正,,就難以服眾,,也容易得罪人。為此,,市里有辦培訓班,,他都要去參加,也經常跑鄉(xiāng)司法所,,拿一些法律方面的書回來,,學習相關法律法規(guī),掌握調解技巧,,力求在調解中做到不偏不倚,。
有一個村民張某在房屋前空地砌小圍墻時,向前面道路占用10公分,,在道路另一邊的村民陳某極力反對,,說會縮小他的空間,也會影響道路交通,。如果張某要強砌,,陳某也要強拆。張明雄得知后到現(xiàn)場一看,,也不管張某是他的好朋友,,立即指出張某不對,公眾道路厘毫都不能占用,。另方面向張某說道理,,不能因為是朋友而不講原則,,最后張某接受勸阻,同意在自己的地盤內砌圍墻,。
村里有一個村民,,今年60歲,性格暴躁,,經常為小孩子之間發(fā)生的小糾紛而大吵大鬧,,造成鄰里不和,關系緊張,。張明雄針對這種情況,,時常與他聊天,規(guī)勸他,,年紀大了,,更要注意“口德”,給晚輩做個榜樣,。同時打電話給他遠在美國的兒子,,動員他一起來做老人的思想工作。工夫不負有心人,,現(xiàn)在老人變得溫和多了。村里人都說,,老張變了一個人,。
“看來鄰里之間的糾紛,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及時處理化解,,小事就變沒了,人與人關系就更和諧了!在外工作的僑胞看到家里平平安安的,,在外工作也就更加放心了,。”張明雄深有感觸地說,。